-
论黄芪在膜性肾病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膜性肾病以脾肾亏虚、湿瘀阻络为核心病机,其中脾肾亏虚贯穿膜性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膜性肾病早期多出现脾肾亏虚,伴随着病情进展加之虚气留滞,导致痰饮、血瘀、水湿等病理产物阻滞肾络,日久形成肾络瘀阻.黄芪为补脾益肾的要药,在膜性肾病的治疗中黄芪不仅可以发挥健脾固肾生精、益气逐血通脉的作用,配伍用药可以达到祛风搜剔、敛藏固精、通滞去实、增效补虚、升阳举陷的效果.此外,强调黄芪在膜性肾病治疗应用中谨防甘满滞胃、甘温助热之弊,掌握好补脾益肾的力度,并注意用药禁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喜马拉雅旱獭鼠疫流行及耶尔森菌感染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南县)喜马拉雅旱獭鼠疫流行态势及耶尔森菌感染状况,为防控鼠疫提供新思路。方法:2014 - 2018年,在肃南县现场采集喜马拉雅旱獭肝脾、盲肠、咽拭子及血液样本,分离鉴定耶尔森菌菌株类型,并进行鼠疫F1抗原、抗体检测。结果:共采集喜马拉雅旱獭肝脾组织634份、盲肠样本427份、咽拭子样本426份,分别检出鼠疫耶尔森菌23株、马赛耶尔森菌2株、弗氏耶尔森菌1株,检出率依次为为3.63%(23/634)、0.47%(2/427)、0.23%(1/426);不同年份鼠疫耶尔森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13.19, P = 0.010)。共检测喜马拉雅旱獭血清1 822份,检出F1抗体阳性样本5份,阳性率为0.27%,不同年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25.22, P < 0.001);检测喜马拉雅旱獭肝脾组织匀浆282份,检出F1抗原阳性样本22份,阳性率为7.80%,不同年份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 7.85, P = 0.097)。检出的23株鼠疫耶尔森菌分布在马蹄藏族乡(12株)、大河乡(6株)、祁丰藏族乡(5株);1株弗氏耶尔森菌和2株马赛耶尔森菌均在大河乡。 结论:2014 - 2018年肃南县有动物间鼠疫流行,检出鼠疫耶尔森菌和非致病性耶尔森菌的地区有重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内脏利什曼病62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内脏利什曼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规范化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2例内脏利什曼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比较儿童患者与成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等指标。统计学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6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31例(50.0%),其中儿童38例(61.3%),成人24例(38.7%)。长期居住于陇南市者32例(51.6%),居住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者11例(17.7%),47例(75.8%)从发病至确诊时间>30 d。所有患者均有发热、畏寒,34例(54.8%)有乏力、纳差,30例(48.4%)有咳嗽、咳痰,10例(16.1%)有头痛、头晕;45例(72.6%)出现脾肿大,40例(64.5%)贫血,29例(46.8%)肝肿大;32例(51.6%)并发呼吸道感染,11例(17.7%)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0例(16.1%)并发肝功能异常。60例患者接受治疗,其中14例经治患者入院前接受过至少1个疗程的锑剂单药治疗后复发。46例接受标准锑剂方案单药治疗,14例接受标准锑剂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其中13例因肾功能受损而停用两性霉素B, 50例患者随访至少半年无复发。儿童脾肿大和肝肿大比例分别为86.8%(33/38)和65.8%(25/38),高于成人患者的50.0%(12/24)和16.7%(4/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0.03、14.26,均 P<0.050);儿童患者中从发病至确诊时间>30 d者为33例(86.8%),而成人为14例(58.3%),两组患者中不同发病至确诊时间所占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52, P=0.011)。儿童患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降钙素原升高比例均高于成人患者[76.3%(29/38)比45.8%(11/24)、94.3%(33/35)比71.4%(15/21)、73.9%(17/23)比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97、3.89、7.82,均 P<0.050)。 结论:内脏利什曼病患者并发症较多且重,早诊断、早治疗及规范化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及减少不良结局的重要措施。锑剂治疗失败患者可考虑两性霉素B单药或者联合锑剂再治疗,但应密切监测肾损伤等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针药并用治疗胸锁乳突肌痉挛案一则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本案患者系因情志不畅致胸锁乳突肌痉挛,因患者年龄较大,病机复杂,涉及多个脏腑,治疗难度较大,往往需审证求因、追根溯源,条分缕析、辨明病机,再施以针药结合治疗方可奏效.肌肉痉挛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症,其中腓肠肌痉挛、面肌痉挛较为多见,其他部位的肌肉痉挛亦有发生.非疾病原因所致的肌肉痉挛虽无生命危险,但痉挛频频发生,发作时患者局部肌张力增高,挛缩僵硬,抽掣疼痛不适,较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案是以胸锁乳突肌频繁痉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发作性肌张力障碍,在《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思想指导下,即从首诊到后续复诊均遵循"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的原则,以甘酸为主立法选药.甘味入脾,可缓肝之急;酸味收敛,辛味升散,兼顾伴随症状加减用药.针灸选穴采用培土养木的思路,通过针药并用,综合论治,身心同调,取效满意.由此可见在临证时须准确把握关键病机,高度重视脏腑间的生克关系、药物的性味归经等.本案体现了中医诊疗疑难病症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脾不藏意不寐论治刍议
编辑人员丨2024/7/6
脾不藏意不寐以思虑纷纭所致的迟寐或不寐为主要症状特征,核心病机为脾意失养或脾受邪扰致脾意不安于舍而生不寐,治疗当以安脾意为法.补中益气汤、归脾汤、附子理中汤、参苓白术散、连朴饮、沙参麦冬汤等均具有安脾意的作用,其中,补中益气汤补脾益气升阳以安脾意,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以安脾意,附子理中汤温脾阳以安脾意,参苓白术散运脾湿以安脾意,连朴饮化脾热以安脾意,沙参麦冬汤滋脾阴以安脾意,最终达到治疗脾不藏意不寐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脾失藏意"从菌群-肠-脑轴探讨认知功能障碍病因病机
编辑人员丨2024/6/22
认知功能障碍指由大脑功能和结构异常引起的个体感知觉、记忆、理解、学习、创造等功能失调.本文基于脾之运化失常、统血无权和清气不升,结合菌群-肠-脑轴,对肠道菌群失调影响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展开探讨.中医脾与肠道菌群在生理、病理上相通:脾藏意主认知,脾失健运,运化、统血、升清无能,均可导致脑神失养;肠道菌群与中医脾密切相关,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免疫及代谢等机制影响大脑机能.本文可为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西医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范永升教授从伏邪温病论治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学术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总结首届全国名中医范永升教授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学术经验.[方法]通过跟诊学习,整理分析典型病案,并参阅相关文献,结合范永升教授的著作及临证所述,从病因病机、治疗思路两个层面总结归纳范永升教授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学术经验,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范永升教授认为,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与温病卫气营血转变规律相似,致病特点与伏邪温病也有相似之处,多因正气亏虚于内,加之感受外邪,伏藏于里,伺机而发,或外邪引动而发.临床应用火郁发之,透解伏邪;顾护正气,攻伐有度;续贯治疗,增效减毒等治疗思路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验案中患者就诊初期表现为邪伏阴分、气营两燔,治以清解和营、祛风通络;药后疹消热退,伏邪出阳,枢机不利,治以和解枢机、清透郁热;待邪气渐去,正气已衰,遂予以疏解透热,佐以和胃健脾.整个治疗过程中辛透伏邪贯穿始终,同时体现了范永升教授用药灵活、顾护正气的治疗思路.[结论]范永升教授以伏邪温病理论为基础,从卫气营血辨治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临床收效甚佳,其学术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基于藏象时空观探析"脾主时"的内涵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4/3/16
"脾主时"理论存在不同的观点,至今仍为藏象学说研究的热点.基于藏象时空观发现脾主时理论形成的思维方式为时空逻辑,认为不同脾主时的时间观均是基于脾属土居中央的空间观而形成,并发展出时空逻辑统一的脏时理论.以藏象时空观为指导,对脾属土居中央的方位特性进行溯源,结合四时五脏论、五时五脏论、六时六脏论、八时八脏论,探析不同时空逻辑下脾主时的理论内涵及其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傅青主女科》巴戟天-熟地黄配伍治疗妇科疾病医案赏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傅青主女科》是由医家傅山所著的妇产科专著,其学术思想对促进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傅山认为,肾藏精、主生殖,肾气盛衰对妇科疾病的发生和转归起到决定性作用,故书中多从虚立论,提倡补法,强调肝脾肾同治,尤重补肾益精.巴戟天和熟地黄均为临床常用的补虚药,两者均味甘、性微温,同属肝肾二经,其中巴戟天为补肾阳之要药,熟地黄为补血滋阴之要药,两者一阴一阳相结合可并补肾阴肾阳.本文对《傅青主女科》中涉及巴戟天和熟地黄共用的医案进行分析,以探讨傅山配伍巴戟天、熟地黄治疗妇科疾病之思想,为现代诊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从脾论治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编辑人员丨2024/1/20
自主神经系统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主神经系统失衡可出现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脾为后天之本,具有主运化、升清、养心、络脑等功能,且脾藏意而主思虑,对自主神经的功能产生影响.若脾受损,精微生化不足,输布失常则心脑失养,进而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概括为4个方面:脾胃虚损,运化失常;脾气虚乏,清阳不升;脾虚失运,湿困中焦;脾肾阳虚,内生寒邪.分别治以健脾宁心、益气补血,健脾益气、升阳举陷,健脾除湿、升清降浊,温补脾肾、破阴散寒.并附医案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