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医保谈判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对制药企业的财务绩效、研发投入强度与销售费用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国家医保谈判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对制药企业的财务绩效、研发投入强度与销售费用率的影响,为政府完善药品改革提供参考.方法:以 2014-2022 年我国A股医药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描述性统计、熵权法、相关分析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深入探讨了国家医保谈判和集采对制药企业的财务绩效、研发投入强度及销售费用率的影响.结果:国家医保谈判和集采对制药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影响不显著,然而它与经营能力和发展能力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回归系数分别为-0.0327(P<0.01)和-0.0381(P<0.05).国家医保谈判和集采的实施与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和销售费用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分别为2.429(P<0.001)和 3.157(P<0.05).结论:国家医保谈判和集采实施后,制药企业的财务绩效普遍下降,但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和销售费用率却呈现出上升趋势.政府应该继续优化药品改革政策,保障制药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制药企业也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响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并调整自身的管理策略,注重研发,降低销售费用支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公立医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医保对药品价格引导作用的重要举措。作者结合公立医院药品集采工作实践,从集采药品遴选、采购供应、临床使用和医院财务运营4个方面梳理了当前影响公立医院药品集采政策落实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做好国家与地区性药品集采政策协同、合理设定配送费用、延长约定采购周期、开展集采药品专项评价等建议,为药品集采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和相关政策完善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与原研头孢地尼口服常释制剂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集采)头孢地尼分散片(达力先)与原研头孢地尼胶囊(全泽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门诊单次使用头孢地尼患者的性别、年龄、医保类型、感染类型、头孢地尼用药情况、是否合并使用其他抗菌药物,头孢地尼用药前后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头孢地尼不良反应报告资料等信息。对集采中选头孢地尼组(集采组)和原研头孢地尼组(原研组)患者年龄、性别、医保类型、感染类型及是否合并使用其他抗菌药物等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比较2组患者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间接评价2种药物的疗效。通过比较2组患者用药前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反应蛋白检测值,不良反应报告上报情况,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对2药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9 514例,集采组7 037例,原研组2 477例;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2组患者均为1 268例,其性别、年龄、感染类型、合并其他抗菌药物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集采组头孢地尼日剂量、疗程及使用强度均低于原研组[(0.30±0.04)g比(0.35±0.12)g, P<0.001;8(4,8)d比10(8,10)d, P<0.001;(3.96±1.70)g比(5.22±2.03)g, P<0.001]。集采组患者用药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用药前[11.2(8.7,13.8)×10 9比7.2(5.5,9.9)×10 9, P<0.001;80(74,87)%比66(56,73)%, P<0.001;23(10,64)mg/L比13(6,44)mg/L, P=0.032]。2组患者用药后均未见头孢地尼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用药前2组患者和用药后2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原研组患者用药前后天冬氨酸转氨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8,23)U/L比23(20,29)U/L, P=0.040],丙氨酸转氨酶、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检测值均在参考值范围。 结论:集采中选头孢地尼分散片(达力先)与原研药头孢地尼胶囊(全泽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未见明显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德谷胰岛素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成本效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德谷胰岛素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经济性。方法:基于卫生体系角度,采用IQVIA CORE模型,参照药品是甘精胰岛素U100和甘精胰岛素U300。健康产出指标包括生命年和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成本范畴包括降糖治疗成本、疾病管理及并发症治疗成本,其中,胰岛素价格采用国家药品带量集采价格。模型模拟时间为30年,贴现率为5%。通过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评价研究结果的稳健性。结果:与甘精胰岛素U100组相比,德谷胰岛素组的慢性并发症累积发病率有所降低,患者增加0.060 QALY,直接医疗成本增加158元,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2 639元/QALY,低于2021年中国1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甘精胰岛素U300组比较,德谷胰岛素组的慢性并发症累积发病率有所降低,患者增加0.085 QALY,直接医疗成本降低1 402元,是绝对优势方案。敏感性分析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结论:对于中国T2DM患者,与使用甘精胰岛素U100和甘精胰岛素U300相比,使用德谷胰岛素均是具有经济性的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集采常态化背景下药品潜在质量风险及其应急管理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完善我国药品潜在质量风险应急管理作用机制的方法和路径.方法:以免疫理论为顶层指导,结合应急管理相关理论,构建集采常态化背景下药品潜在质量风险应急管理的免疫应答机制.结果:药品质量风险存在潜在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借鉴免疫识别、免疫反馈、免疫记忆与免疫接种机制为药品质量安全的管理赋予更高层次的智能性和智慧性,完善药品潜在质量风险应急管理的机制建设工作,为我国药品质量安全与应急管理提供新的管理流程和运行逻辑.结论:药品潜在质量风险应急管理是一个涉及多层次、多领域、多主体的复合治理体系,不仅要对药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潜在质量风险进行有效管控,促进常态化监管与应急管理有效衔接,同时还要落实各相关主体的责任,推进药品质量安全的社会共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家药品集采政策对县级医院口服降糖药使用情况影响的回顾性分析和探讨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对比国家药品集采政策执行前、后的口服降糖药用药数据,分析和探讨国家药品集采政策对县级医院口服降糖药使用的影响,为相关用药目录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医院HIS系统,筛选目标药物,确定其限定日剂量(DDD)值,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导出集采前、后口服降糖药的用药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对比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排序比(B/A)、仿制药替代率和药费节省率等评价指标.结果 共纳入15个品种的口服降糖药,涉及23个品规,集采目录内的品种、品规,分别占比为66.67%,57.89%;总体上共节省药费565 407.11元,合计药费节省率为32.01%;进口原研药降价后的价格仍高出集采目录内的国产仿制药72.84%~3555.56%;国产仿制品规占比由40.00%增至58.82%,DDDs占比由69.85%增至72.92%;双胍类、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和格列奈类的B/A值增幅范围为37.50%~566.67%;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的DDDs增加值占DDDs增加总额的67.55%,其药费增长额度占未实现药费节省药物的药费增长总额的80.58%,DDDs占比分别增加了8.95%和3.02%.结论 集采后,通过主动优化用药结构,优先配备了政策目录内药品,降低了县级医院的药品运营成本,减轻了基层患者的用药负担,国产仿制药实现了"价低量增",形成了"老药"基础降糖,"新药"兼顾心肾的用药思路,从而为县级医院口服降糖药的目录调整和使用提供一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北京市抗肿瘤靶向药物的可负担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了解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政策实施前后,北京市抗肿瘤靶向药物的可负担性变化.方法 基于前9批集采中选抗肿瘤靶向药物的价格信息,采用改进后的WHO和国际健康行动机构标准调查法,分别以最低日工资标准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指标评价集采政策对抗肿瘤靶向药物的影响.结果 集采政策实施后,12个品规的药品价格均降低,降幅为25.05%~97.71%,月药品费用支出由集采前最低日工资的10.33~1030.96倍降低至集采后的2.70~189.36倍.城镇未参保患者、城镇职工医保患者和城镇城乡居民医保患者支付年度治疗费用所需工作年数分别从集采前的0.12~11.28年、0.03~6.08年和0.04~8.90年下降至集采后的0.03~2.23年、0.02~0.35年和0.02~0.51年,农村未参保患者和农村城乡居民医保患者支付年度治疗费用所需工作年数分别从集采前的0.31~27.62年和0.10~21.79年下降至集采后的0.07~5.61年和0.04~1.27年.结论 集采政策实施后,北京市居民抗肿瘤靶向药物的可负担性明显改善,但仍有部分基础价格居高的药品对患者有一定的经济压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集团化运营医疗机构中供应链集中采购优势作用浅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三医联动改革、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供应链集中采购(以下简称"供应链集采")是指在供应链上,多个企业联合采购同一种商品或服务,通过集中采购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的一种采购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为企业节省采购成本,还能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风险防范,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控性.本研究基于国药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所构建的供应链集采模式的推进情况,结合供应链集采(包括药品集采、耗材试剂集采、设备集采)在集团化运营医疗机构中的应用场景实践,总结供应链集采成效及优势,分析供应链集采对于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防范廉洁风险、推动所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论证在国家政策和改革的导引下,央企办医能够在确保基本医疗公益属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集团化管理、企业化运营、专业化发展优势,推动医疗服务下沉,旨在彰显央企办医在政治、社会、经济三大责任中的担当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层医院重点监控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及管控思路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为更精准地管控重点监控抗菌药物,对基层医院该类药物使用现状进行调查,针对问题较为突出的品种进行原因分析,为降低药品费用提出管控思路.方法 计算重点监控抗菌药物总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金额比例,计算各品种重点监控抗菌药物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金额比例,绘制各品种重点监控抗菌药物金额百分比堆积图.计算住院患者重点监控抗菌药物使用量及占同期抗菌药物使用量比例.结果 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重点监控抗菌药物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金额比分别为35.44%、34.51%、40.53%、59.11%、59.65%.总金额较高的分别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其中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金额占比稳步上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金额占比较为稳定.近5年住院患者重点监控抗菌药物使用占比分别40.67%、42.75%、46.26%、53.71%、56.61%.针对问题较突出的品种分析可能原因、提出相应对策,金额较高的品种关注同品种集采药品的引入和使用,对于临床应用广泛的品种重点关注耐药性和可替代性,并加强处方审核及点评.结论 充分发挥抗菌药物科学管理(AMS)团队作用、多学科联动促进,总体上减少药品费用支出、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2022~2023年江苏省地区抗菌药物实施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分析国家药品集采政策对江苏地区中选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选取第七批国家集中采购的5种抗菌药物,对比江苏地区2022年前三个季度与2023年同期的销售情况,描述性分析抗菌药物集采的实施效果.结果及结论:进行集采后,生产厂家减少、主要生产厂家发生更替;临床上DDDs上升明显,DDDc普遍下降了60%至80%;中选抗菌药物在销售量普遍上升的情况下,销售额平均下降了60%以上,药品价格下降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