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征订启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双月刊,双月30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ISSN 1009-6817,国内连续出版物号CN 14-1281/R,邮发代号22-195,定价20元/册),为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面向医学影像专业及临床各专业学科的广大医务人员,重点反映我国普通放射、CT、磁共振、介入放射、核医学、超声、放疗等方面的新技术、新进展、新成果以及各种影像机械检修、投照及机器应用,同时刊登临床各专业学科医生应用影像技术诊治的新经验、新手段和新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肿瘤预防与治疗》2025年征订启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肿瘤预防与治疗》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N51-1703/R,ISSN1674-0904,大16开,月刊,每月25日出版.本刊主要报道国内外肿瘤防治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开设栏目有专家述评、国际交流、应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与技术交流、肿瘤流行病学、综述与讲座、短篇与个案报道等.所征稿件内容:肿瘤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肿瘤病理、临床研究、临床诊治经验、病例报告、国外研究动态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上尿路感染性结石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上尿路感染性结石是由产脲酶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上尿路结石,治疗的核心目标是消除结石和病原微生物、保护肾功能和减少复发.为规范上尿路感染性结石的诊疗,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感染与炎症学组、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和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激光学组共同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指南,结合国内外相关疾病诊治的临床经验,编写了本共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瞻教授"形神同调"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男科常见疾病,临床上常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形神一体"理论是中医学整体观的主要体现之一,强调在诊治患者躯体病症的同时,还应重视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高瞻教授"形神同调"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从整体出发,采用药物治疗联合改良式收腹提肛运动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躯体与精神症状,以达到形与神俱的健康状态,为系统诊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伤寒杂病论》总结张机在中医外科中的辨证论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方书之祖,开辨证论治的先河,在《素问·热论篇》的基础上,总结东汉以前医家著作,结合自身临证经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完成.本书不仅论述外感热病,同时也包括内伤杂病、妇科、外科疾病的诊治,所录外科病证如痈肿肠痈、浸淫疮、阴阳毒、百合病等,其辨证治法至今仍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经查阅文献发现,张机在外科疾病的诊治中具有以六经辨证为本,重视疾病传变,重视脉诊,以经方为主,采用合方,内外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等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感染性心内膜炎急诊手术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总结急诊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2022 年 8 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诊治的 76 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分享急诊手术治疗IE的经验.结果 76 例IE患者中男性 55 例(72.4%),女性 21 例(27.6%),男性和女性比例为 2.6∶1;年龄 17~76 岁,平均(52.1±15.6)岁;血培养阳性率 25.0%(19 例);治愈 57 例(75.0%),自动出院 8 例(10.5%),好转 9 例(11.8%),术前死亡 2 例(2.6%).患者行二尖瓣手术 30 例(39.5%),主动脉瓣置换手术 24 例(31.6%),二尖瓣+主动脉瓣手术 12 例(15.7%);合并先天性心脏病 15 例(19.7%),风湿性心脏病 69 例(90.8%);左心系统赘生物 66 例(93.0%),右心系统 4 例(5.6%);行急诊手术 13 例(17.1%),且无死亡病例.结论 IE病死率较高,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外科手术,但手术时机仍有争议.本研究经过多例急诊手术总结经验,认为只要患者情况允许,尽早手术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亚低温下超长心肺脑复苏成功救治体会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报告 1 例 2 次心搏骤停J波综合征患者的救治经过,探讨亚低温治疗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作用.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急诊科 2021 年 9 月 30 日收治 1 例院外心搏骤停J波综合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亚低温脑保护措施,院内再次发生心搏骤停,在亚低温状态下持续进行了长达 230 min的心肺复苏(CPR)后恢复窦性心律,最终患者救治成功,未遗留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现介绍临床诊治过程,分享救治体会.结果 患者女性,17 岁,因跑步后突发意识丧失 30 min于 2021 年 9 月 30 日入院.既往曾有运动后或紧张后晕厥 3 次.此次晕厥后立即进行徒手CPR,10 min后救护车到达现场,给予电击除颤及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患者持续强直性抽搐,给予镇静、抗癫痫、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同时给予亚低温治疗,控制体温在 34~36℃,夜间强直抽搐逐渐缓解.10 月 1 日 11:40 心电监护提示心室纤颤(室颤),立即给予CPR、电除颤、升压等抢救.因反复室颤,反复行电击除颤,同时采用心肺复苏机进行胸外按压,给予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维持心率 90 次/min以上,15:30 左右心律趋于稳定,血压逐渐改善.复苏成功后继续亚低温等脑保护治疗,10 月 4 日意识转清,10 月 6 日肌力基本恢复正常,拔除气管插管.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V1~V3 ST段抬高,结合患者反复晕厥病史,既往心电图提示早期复极,考虑J波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可能,安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后出院.结论 本例患者 2 次心搏骤停均复苏成功,其中院内心搏骤停后CPR在亚低温状态下进行超长时间心肺脑复苏成功,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其救治经验为临床心肺脑复苏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眼研究的全球合作——个人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文章总结了我在2023年第十六届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学会"陈之昭博士全球眼研究合作论坛"中的发言、作为全球眼遗传联盟(GEGC)分会组织、共八位卓著演讲者参加.在科学研究中,合作和沟通很重要.研究合作通常源于科学会议,例如:1985年中山眼科中心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国际眼科会议、多次举办的GEGC会议、国际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vitreo retinal lymphoma,VRL)会议等.VRL 是我参与并证实全球合作卓有成效的研究课题之一,VRL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眼病,及时诊断并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我们在1995年首次报告VRL患者玻璃体中IL-10增高,且IL-10/IL-6比值大于1.这至今仍能助诊.MYD88突变亦可协助诊断B-细胞VRL.当前,新的体液分子特征将作为一种VRL诊断和预后评估有前景的辅助手段.与其他罕见疾病一样,诊治和治愈VRL需要全球合作.我很荣幸参加此论坛会,借此感谢我的导师、同事、学生、国内外的合作者和家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混合现实技术辅助颅脑肿瘤外科手术初步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混合现实(MR)技术辅助颅脑肿瘤外科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10月—2023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颅脑肿瘤患者59例,根据是否采用MR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分为MR技术组和常规手术组,MR技术组入组27例,术前均利用3D slicer将患者肿瘤可视化,结合MR技术术前定位肿瘤位置、设计皮肤切口、完善术前规划等;常规手术组入组32例,根据主刀医师手术经验进行手术治疗.收集两组病例术中出血、手术时长、骨瓣面积、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MR技术组骨瓣面积20.92(15.29,28.54)cm2低于常规手术组的33.42(20.24,39.95)cm2(P=0.016).MR技术组术后住院时间11(8,15)d低于常规手术组的16(13,18.75)d(P=0.000),MR技术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1.1%低于常规手术组的40.6%(P=0.011).结论 MR技术辅助颅脑肿瘤外科治疗可实现肿瘤可视化、辅助定位、制定手术方案、模拟手术等作用,在实现最大安全程度切除肿瘤方面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IMNM)是一种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的重要亚型.IMNM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伴随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等肌酶谱的显著升高.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皮疹、间质性肺病和心肌受累等骨骼肌外表现.自2003年首次被国际医学界命名以来,IMNM逐渐被研究者和临床医师所认识.IMNM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不同地域和种族间可能有所不同,如在美国的小样本调查中,IMNM的发病率为0.83/10万,患病率为1.85/10万;而在欧洲西班牙北部地区,抗HMGCR抗体阳性患者的IMNM发病率为0.6/10万,患病率为3/10万,目前中国尚缺乏相关数据.IMNM的患病风险因素包括易感等位基因如HLA-DRB1*11,以及使用他汀类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感染病毒感染等.诊断IMNM需要综合考虑肌肉受累症状、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肌酶谱水平和肌活检病理等检查结果.目前,IMNM的治疗主要基于临床经验,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和传统免疫抑制剂.对于难治性患者,可能采用利妥昔单抗和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方案.针对B细胞及其致病性自身抗体的产生过程,未来的研究可能揭示新的治疗靶点.本文旨在系统介绍IMNM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相关辅助检查,并探讨当前的治疗策略,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治IMNM的参考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