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浊气在上,则生䐜胀"论夹脊穴治疗功能性腹胀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研究基于对《黄帝内经》"浊气在上,则生?胀"的分析阐释,认为功能性腹胀病机关键在于生理性浊气不归其位,日久生浊邪,使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浊为阴邪,功能性腹胀属阴位疾病,与之相应,背部夹脊穴属阳位,具有借腹气街及任督循环多维联络腹部的功能,为调节腹部诸脏腑经脉气机之枢纽.基于此,笔者提出可从阳治阴,用经络诊察的方式,着重取与腹气街相应的T11~L5夹脊穴区的病证反应点,以散局部有形浊邪;再基于督脉-夹脊穴-足太阳膀胱经三者特殊的位置关系,取夹脊穴通调任督与脏腑之气,整体复升降以还浊气,调阴阳之失衡,解除机体因"浊气在上"而生腹胀的病理状态,以期对针灸临床治疗功能性腹胀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调脊通督针法联合腕踝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调脊通督针法联合腕踝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94例寒湿痹阻型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腕踝针治疗,观察组给予调脊通督针法联合腕踝针治疗.记录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的腰部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法(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腰椎活动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ODI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JOA评分、腰椎活动度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脊通督针法联合腕踝针治疗LDH患者疗效显著,可缓解患者腰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和活动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胃癌IMRT自动计划设计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开发并评估一种针对治疗计划系统(TPS)的调强放疗(IMRT)无监督自动计划方案,使其能够模拟人工进行治疗计划的自动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已经完成放疗的25例胃癌患者资料,患者年龄40~60岁,其中训练集7例,测试集1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临床处方剂量标准45 Gy分25次,并接受飞利浦大孔径腹部CT扫描,扫描层厚为5 mm。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RL)框架,提出一种多智能体优化决策网络(MOPN),对多个优化目标进行调整,从而模拟临床人工计划设计的过程。所有病例的自动计划方案均借助Eclipse脚本应用程序接口(ESAPI)进行代码编程,由MOPN模型自动生成。利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自动计划方案与人工计划方案在相关剂量学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初始优化目标经过MOPN调整后,自动计划的平均得分由(576.1±221.2)分上升至(1852.8±294.9)分。与临床人工计划相比,MOPN自动计划在脊髓D max、肝D mean和肝V 5 Gy方面分别降低了21.4%、9.8%和11.5%。 结论:MOPN模型借助ESAPI工具完成了与TPS的数据互通,同时也实现了胃癌IMRT治疗计划的自动化设计。经过训练的MOPN模型可以模仿计划者在优化过程中的人为操作来调整多个目标,逐步改善计划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后MAPK/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SCI)小鼠MAPK/ERK1/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只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督脉针刺组和督脉电针组。将脊髓损伤组、督脉针刺组及督脉电针组小鼠制成SCI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及脊髓损伤组小鼠制模后均未给予特殊处理,督脉针刺组小鼠于制模后次日给予单纯针刺治疗(取穴大椎、命门),督脉电针组小鼠于制模后次日给予电针治疗,取穴方法同督脉针刺组,电刺激设置疏密波(2/100 Hz),电刺激强度0.2 mA。于制模后3 d、7 d、14 d及28 d时分别采用免疫荧光、蛋白印迹法测定各组小鼠受损脊髓p-ERK1/2、p-Akt及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情况。结果:与脊髓损伤组同期比较,督脉电针组在制模后3 d、14 d及28 d时,督脉针刺组在制模后28 d时其受损脊髓p-ERK1/2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强( P<0.05);与督脉针刺组比较,督脉电针组在制模后3 d、14 d时其受损脊髓p-ERK1/2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 P<0.05)。督脉电针组在制模后14 d、28 d时,督脉针刺组在制模后28 d时其受损脊髓p-Akt蛋白表达均较脊髓损伤组显著增强( P<0.05),督脉针刺组在制模后3 d时其受损脊髓p-Akt蛋白表达较脊髓损伤组明显减弱( P<0.05)。督脉电针组在制模后3 d、7 d、14 d时,督脉针刺组在制模后3 d、7 d时其受损脊髓MBP蛋白表达均较脊髓损伤组明显增强( P<0.05)。 结论:督脉电针可促进SCI小鼠p-ERK1/2、p-Akt及MBP蛋白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张荒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张荒生教授认为,"痹病益气当为先,祛风通络贯始终,痹病络阻通为要,气充血行络必通",而强直性脊柱炎病位在脊柱督脉,病机多以肾虚督亏为本;肾气亏虚,则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内外合邪使气血流通不行,为本病急性发作的主因;而长期肾气不足必致气血亏虚、气虚血瘀,闭阻筋脉,致使筋脉失去滋养,导致反复发作。治疗上,强调对于湿热邪实明显者,应尽快驱邪外出;补肾活血应贯穿治疗始终;宜适度运用虫类药;重视功能锻炼及情志调节;并注意患者性别、体质之区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从"阳病治阴"理论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上一种高致残、高致畸率的慢性炎症性骨病,发病早期常因腰背部疼痛、僵硬感等非特异性症状被忽视."阳病治阴"乃阴阳失调状态的治法之一.卢敏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常督弱肾亏,内生阴邪,阴缠督阳,阳不胜阴,故阴阳失调,发病常兼糅寒、瘀、痰、湿阴之实邪.治则治法上,标实为盛除阴邪,本虚为主培督肾,同时辨阴证施以散寒、通瘀、蠲痰、逐湿之法化散阴毒,临证每获良效,可谓驱散阴邪以复督回阳以达"阳病治阴"之意.附验案 1则以当参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脊髓损伤中西医结合康复临床实践指南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脊髓损伤(SCI)是指因脊髓损伤暂时或永久地导致脊髓功能异常的破坏性神经病理状态,可导致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基于循证医学原则制定SCI中西医结合康复临床实践指南可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全面、规范的治疗与康复框架.本指南从技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定义、SCI分类与临床诊断、康复评定、康复诊疗方案和常见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制定,形成了科学、规范、统一的操作指南.其中康复评定主要包括感觉检查、运动检查、运动或感觉功能评级、生活质量评定、功能评定和心理功能评定(应激状态评估、认知功能评估、情绪状态评估);康复诊疗方案主要包括早期处理原则、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肌力训练、平衡步态训练、有氧运动、电刺激和其他疗法)、作业治疗(关节活动度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静息运动技能训练、上肢功能训练和轮椅技能训练等)、辅助器具、中药治疗[单药治疗(川芎嗪、丹参注射液、炙马钱子等)、复方治疗(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补阳还五汤、活血通督汤、二仙汤、益气活血汤和自拟汤药等)]、针灸治疗和其他治疗(新药治疗、细胞疗法、神经调节技术和脑脊接口技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自主神经反射亢进、深静脉血栓、异位骨化、直立性低血压、压疮和尿路感染.本指南可为我国各级各类康复机构以及各级中医医院或综合医院的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针灸科、推拿科和康复医学科开展SCI临床诊断、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和常见并发症处理提供指导,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解毒除湿通督汤联合小针刀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及对血清CRP、IL-1β和TNF-α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解毒除湿通督汤联合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 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AS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小针刀疗法)和治疗组(48例,解毒除湿通督汤联合小针刀),对比治疗后疗效、证候评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BASDAI)评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metroloty index,BASMI)评分和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评分、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枕墙距、指地距、晨僵时间及胸廓活动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BASMI评分、BASDAI评分和BASF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两组后血清CRP、IL-1β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四肢关节冷痛、颈项脊背僵紧疼痛、腰骶臀胯僵痛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36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枕墙距、指地距和晨僵时间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升高,胸廓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大(P<0.05).结论 采用解毒除湿通督汤联合小针刀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血清CRP、IL-1 β和TNF-α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张建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8/17
张建华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是以肾虚髓枯为本,风寒湿邪为标,证候乃本虚标实;治疗当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补肾祛邪、标本兼顾"为治则,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内服中药以治病求本、标本兼顾,外用手法以求力稳脊衡、筋骨并重;另外,患者需要进行腰腹肌肉的锻炼,及时调整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调神疏通固本"法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34例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观察"调神疏通固本"法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34 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调神疏通固本"法针灸治疗."调神"即揿针治疗,选取耳穴神门、交感、皮质下、心、肝、肾,双侧耳穴交替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疏通"即电针治疗,穴取关元、中极、双侧三阴交,每次30 min,每日 1 次;"固本"即隔姜灸,于T1-L5 水平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施灸,每次30 min,每日1次,均治疗 1 个月.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排尿期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排尿时间(Vt)、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max)、残余尿(RUV)]、排尿情况(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NBSS),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Qmax、Qave、Vt、Pdet-max、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较治疗前增加(P<0.05),RUV、日均漏尿次数较治疗前减少(P<0.05),NB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总有效率为94.1%(32/34).结论:"调神疏通固本"法针灸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排尿困难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