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杞荷分清饮中12种成分在正常及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研究杞荷分清饮中12种活性成分(琥珀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原儿茶醛、咖啡酸、5-O-阿魏酰奎宁酸、对香豆酸、荷叶碱、槲皮素、齐墩果酸、熊果酸)在正常和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HPLC-QTRAP-MS/MS)方法,同时测定正常大鼠和模型大鼠分别单次灌胃给予杞荷分清饮后血浆中12种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对12种所测定成分线性关系良好,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等方法学均符合要求.采用DAS 3.2.8软件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模型组中除咖啡酸、5-O-阿魏酰奎宁酸、齐墩果酸外其余9种成分半衰期时间(t1/2)相对正常组延长;隐绿原酸、对香豆酸、熊果酸、齐墩果酸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模型组相对正常组增加,且平均驻留时间(MRT)延迟;正常组中槲皮素、荷叶碱出现"双峰"现象,模型组未见,提示疾病状态下药物的药动学参数出现明显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多元活性成分同时测定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评价不同产地金钱草药材的质量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HPLC-QTRAP-MS/MS)同时测定金钱草中黄酮类、有机酸类、核苷类及氨基酸类共41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考察不同产地金钱草中多元活性成分含量的差异.采用Waters XBridge? C18(4.6 mm×100 mm,3.5 μm)色谱柱,以甲醇(A)和 0.4%甲酸水(B)进行梯度洗脱,柱温 30℃,流速 0.8 mL·min-1,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MRM);根据 41 种目标成分的含量,依次用聚类分析(H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GRA)对不同产地金钱草药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41 种目标成分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 0.999 4;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 5.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6%~101.9%,RSD为 0.62%~4.6%;HCA和OPLS-DA结果表明,48 批不同产地金钱草药材样品分为 3 类,分别为川渝产区,江苏、浙江和江西产区以及贵州产区,3 类产区样品中 41 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显著;GRA结果显示,四川省南充市的金钱草样品综合质量较好.该研究所建立的多元活性成分同时测定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评价体系准确、可靠,可用于金钱草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同时为金钱草药材产地的优选提供基础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法同时快速筛查和检测食物中毒样品中的12种抗凝血杀鼠剂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食物中毒样品中12种抗凝血杀鼠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QTrap LC-MS/MS)的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经快速分散固相萃取法(QuEChERS)提取和净化,ACQUITY UPLC BEH-C18柱(1.7μm,2.1mm×50mm)分离,5mmol/L乙酸铵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按照多级反应监测(MRM)→信息相关采集(IDA)→增强子离子扫描(EPI)→谱库检索的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12种抗凝血杀鼠剂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平均回收率为78.2% ~ 108.2%,相对标准偏差为1.8%~12.3%,方法的检出限为0.006~0.03 μg/kg,定量限为0.02~0.10μg/kg.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较好,适用于食物中毒样品中12种抗凝血杀鼠剂同时快速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物中毒样品中的100种农药残留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食物中毒样品中100种农药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的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经改进的QuEChERS方法提取和净化,ACQUITY UPLC BEH-C18柱(2.1 mm×100 mm,1.7μm)分离,0.1%甲酸水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多反应监测-信息相关采集-增强产物离子(MRM-IDA-EPI)扫描结合谱库检索进行分析,同时评估不同基质的基质效应以及不同吸附剂的净化效果.结果 100种农药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0.992 2,4种代表性基质(苹果、韭菜、孜然粉和猪肉)在3个加标水平(5μg/kg,20 μg/kg和50 μ,g/kg)的平均回收率为70.0%~119.2%,相对标准偏差为0.6%~17.0%.方法 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 μg/kg ~0.3 μg/kg和0.03 μg/kg~ 1.0μg/kg.结论 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方便、准确、灵敏,适用于突发食物中毒事件中对农药残留的筛查和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UHPLC-QTRAP-MS/MS的石斛中氨基酸和核苷类成分分析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RAP-MS/MS)快速、准确、高效直接测定8种不同石斛(共9批次)中21种氨基酸和10种核苷类成分的方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进行综合质量评价,为石斛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使用Waters XBridge Amide色谱柱(2.1 mm×100 mm,3.5 μm),以0.2%甲酸水-0.2%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柱温30C;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逼近理想点排序法(TOPSIS)对实验数据进行综合评价.21种氨基酸和10种核苷类被测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RSD均小于3.0%,加样回收率在93.31% ~ 107.5%,RSD 1.1%~3.7%.PCA结果显示,以氨基酸为指标,评分最高为霍山石斛(S1);以核苷类成分为指标,评分最高为铁皮石斛(S6);TOPSIS法中C,最大差异达68.7%,综合评价显示霍山石斛整体品质最优.该实验方法准确、快速、高效;熵权TOPSIS分析方法将多维问题转变为一维问题,提高了决策分析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为进一步探索评价石斛品种的内在质量及控制提供依据,同时为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草药酒中19种植物生物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复合质谱同时测定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复合质谱法同时测定中草药酒中19种植物生物碱的方法.方法 药酒样品用30%的甲醇水溶液稀释后过0.22 μm滤膜,样品溶液在InertSustain C18色谱柱上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后采用多反应监测结合触发的增强子离子扫描(MRM-IDA-EPI)模式检测,多反应监测(MRM)数据用于定量,增强子离子(EPI)扫描图谱用于定性确认.结果 19植物生物碱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检出限在0.02~0.05 ng/mL之间,定量限在0.05~0.15 ng/mL之间,加标回收率为88.9%~105.2%,相对标准偏差为0.7%~3.6%(n=6).样品的阳性色谱峰进行搜库比对,纯度值均大于80%,并可定量检测分析物的浓度.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同时检测中草药酒中19种植物生物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食物中毒样品中的毒黄素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食物中毒样品中毒黄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快速确证方法.方法 样品经酸性甲醇提取后,采用固相萃取净化、富集,溶剂吹干,0.5 ml 0.1%的甲酸水复溶,过0.22.μm滤膜上机检测.采用ACQUITY HSS T3色谱柱分离,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体系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检测.结果 毒黄素在0.05 ng/ml ~ 5.0 ng/ml浓度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2.0% ~99.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 ~2.9%,方法检出限为0.004 μg/kg.结论 该方法快捷灵敏,准确性高,确证性强,可以为临床诊断食物中毒提供一种快速检测毒黄素的最终确证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16个卡因类组分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建立了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联用(UPLC-MS/MS)测定化妆品中添加的16个卡因类组分的方法.方法:不同基质样品用溶剂提取后,经Oasis MCX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ACE Excel 3 C18(150mm×2.1 mm,3.0tμm)分离16个卡因类组分,以甲醇-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下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定量和线性离子阱增强子离子扫描(EPI)模式下定性.结果:16个卡因类组分在相应的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在0.9995~1.000,在2个加标水平下,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6.0%~113.2%,RSD(n=3)为0.9% ~ 10.8%,各化学成分的检测下限在2~5 μg·kg-1.收集的59批次化妆品中15批次检出丙胺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含量在16.4~ 150.2 mg·g-1.结论:该方法简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化妆品中卡因类化学成分的定量测定和定性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和植物代谢组学的乌药醋制前后质量差异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基于广泛靶标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分析乌药醋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UPLC-Q-Trap/MS)技术对乌药醋制前后的化学成分信息进行采集,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所采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发现并鉴定乌药与醋乌药的差异代谢物.结果:运用多元变量统计分析和单变量统计分析,筛选出了 156个具有显著性的差异代谢物,并找到了与差异代谢物相关性最高的通路——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途径.结论:本文从化学成分以及代谢物合成通路的角度,揭示了乌药醋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可为醋乌药的质量控制和药效研究奠定物质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广西桑寄生中多元活性成分动态积累的分析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HPLC-QTRAP-MS/MS)同时测定桑寄生中黄酮、有机酸、核苷和氨基酸共33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并对其多元活性成分的动态积累进行分析与评价.采用XBridge? C18色谱柱(4.6 mm×100 mm,3.5 μm),以0.1%甲酸水-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柱温30℃,进样量为2 μL;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测定;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各项指标成分客观赋权,根据相对贴近度(Ci)进行综合排序,构建桑寄生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33种目标成分的浓度和峰面积在各自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不小于0.999 0;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RSD≤4.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3%~101.3%,RSD均小于4.0%.桑寄生中各成分的积累动态不一,2月中旬至3月初采收的桑寄生药材综合质量较好,与当地传统采收期相符.该研究为揭示桑寄生中多元活性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及确定其药材的适宜采收期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为桑寄生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