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市空气PM2.5和PM10的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PM2.5和PM10已成为我国大部分城市空气的首要污染物.本文通过分析南昌市2013-2015年的空气PM2.5和PM10质量浓度、气象因素、交通流量的监测数据,探讨了空气颗粒物污染的时空动态规律以及气象、交通对颗粒物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13、2014、2015年,南昌市PM2.5浓度(70.92 μg·m-3> 53.70 μg·m-3> 43.65 μg·m-3)、PM10浓度(119.72 μg·m-3>86.11 μg·m-3>73.32 μg·m-3)逐年降低,并呈现出夏季低(PM2.5和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36.74、69.20 μg·m-3)、冬季高(PM2.5和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74.29、111.64μg·m-3)的季节动态和由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的城乡梯度变化;PM2.5/PM10值(0.595>0.584>0.557)逐年降低,并且表现出城市中心高、城市边缘低的空间分布格局;PM2.5、PM10浓度受到多种气象因素的影响,与气压、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降水量、日照时数显著相关,各种气象因子对PM2.5、PM10浓度的影响存在差异;车流量会显著提高周边PM2.5浓度,但对PM10浓度影响不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川西北高原路侧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道路交通活动可导致道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 为了解川西北高原路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以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为例,研究不同车流量区域路侧重金属镉(Cd)、铜 (Cu)、镍(Ni)、铅(Pb)、锌(Zn)的分布特征与规律,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公路交通导致的重金属污染情况. 结果表明:车流量增加对区域路侧土壤重金属含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路侧土壤Cd和Zn含量均高于高寒草甸土壤的背景值含量,并随车流量增加呈上升趋势. 基于单项污染指数法的结果显示3种车流量等级区域路侧都受到Cd重度污染,部分区域受Ni、Pb、Zn轻度污染. 基于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的结果显示车流量大的区域路侧土壤存在重金属中度污染,车流量中等和车流量低的区域路侧土壤存在重金属轻度污染. 总体上,由于本地区道路建设和使用年限相对较短,与其他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城市或地区比较,路侧重金属染污生态风险中等,但部分重金属元属(如Cd和Zn)的生态风险较大,随着道路使用年限的增加势必对当地生态平衡产生影响,需引起重视. (图2 表8 参27)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来入侵植物肿柄菊在云南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公路网是外来入侵植物肿柄菊( Tithonia diversifolia) 进行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近些年肿柄菊在云南表现出迅速的扩散态势和较强的入侵能力.为探讨肿柄菊沿公路进行扩散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对群落建立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大范围沿公路实地调查,分析肿柄菊的扩散和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肿柄菊分布于云南省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区,分布区覆盖云南省71 个县( 区),与10 多年前相比肿柄菊有明显的向北和向高海拔扩散趋势.肿柄菊向更高纬度和海拔扩散过程中,气候因素对群落分布有一定影响; 在较低纬度和海拔区域肿柄菊的分布主要受人为干扰的影响.不同路缘生境类型影响肿柄菊沿公路扩散范围,植被郁闭度较低的草地、经济林地、农田等生境有利于群落的建立; 而植被郁闭度较高原始林地和次生林地不利于群落建立.公路在肿柄菊的远距离扩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车流量大、车速高的高等级公路更有利于肿柄菊扩散,云南密集的高速公路网促进了肿柄菊沿公路扩散效率,加速了肿柄菊侵占新领地的过程.随着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肿柄菊的扩散速度也明显加快,今后应对其种群发展趋势进行跟踪监测,以期为肿柄菊入侵预警提供基础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唐山市机动车流量对交通警察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旅游对鸡形目鸟类巢成功率的影响——基于人工巢试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旅游快速发展对野生动物的繁衍和种群发展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鸡形目鸟类大多为地面营巢,易受人为活动的影响.为揭示旅游对鸡形目鸟类巢成功率的影响,于2018年3-5月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地面人工巢进行了两轮模拟试验,分析了试验轮次、巢密度、代表旅游活动强度的客流量和车流量,及植被类型、海拔等栖息地影响因子对人工巢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显示:客流量和海拔在繁殖成功巢和失败巢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繁殖成功巢的客流量较大、海拔较小,且在客流量较大、海拔较小的区域中人工巢的表观存活率明显较高.其中客流量是影响巢成功率的主导因素.此外,第二轮试验人工巢表观存活率显著低于第一轮试验,捕食者组成在不同试验轮次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第一轮试验主要是鸟类,第二轮试验则是哺乳动物.白颈鸦、貉和野猪在本研究中是对巢威胁最大的捕食者.结果 表明旅游活动可能会影响鸡形目鸟类的繁殖.因此建议在开展旅游活动时应综合考虑该区域所分布的野生动物及优先保护政策,注意控制旅游活动强度,以免对野生动物造成不良影响,并加强栖息地的保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北京城市绿地与周边道路空气CO2浓度和δ13C值的差异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5
采用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测定了北京市4组绿地及其相邻道路上CO2浓度和δ13C值的变化,分析城市绿地对近地层CO2浓度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城市CO2浓度和δ13C值存在时空差异,城区CO2浓度最高,近郊次之,远郊最低,CO2存在明显的穹顶式分布,但δ13C值变化分布恰好相反.在非生长季节中,绿地与相邻道路之间的△CO2和△13C值较小,4个试验点之间差异不显著.然而,在生长季节中,城区的北京园林科学研究院绿地与4环路(BLA&4th RR)、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5环路(BOP&5th RR)的△CO2和A13C值显著高于郊区的稻香园公园与苏家屯东路(DP&SR)、北京门头沟城郊森林站与站外道路(MTG&MR).在生长季节和非生长季节中,4个试验点的CO2浓度与车流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车流量是影响市区CO2浓度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非生长季节中δ13C值与车流量呈显著负相关,但在生长季节,δ13C值与车流量相关性不显著.4块绿地内外的△CO2浓度值均与叶面积指数(LAI)呈显著负相关,△13C值与LAI呈极显著的对数函数关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生长季节中太阳辐射、温度和LAI对市区和近郊绿地内外ACO2浓度具有显著影响,温度和太阳辐射是影响△13C值的主要因子.生长季节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降低了绿地系统近地层的CO2浓度,表明绿地系统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不同类型道路对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大沙鼠分布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道路交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枢纽,了解道路如何影响野生动物种群的连通性是道路生态学的挑战之一.小型哺乳动物作为检验环境影响的指示物种,对维持生态系统健康有重要作用.2020年7月10—17日,调查了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内国道216、县级道路和沙石道路3种不同类型道路对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分布(洞穴数量、洞群数量和洞群面积)的影响.研究发现,保护区内3种道路对大沙鼠分布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国道216、县级道路和沙石道路.3种道路主要影响大沙鼠的洞群数量和洞群面积.洞群数量的峰值出现在国道216两侧800 m,远高于县级道路的100 m和沙石道路的10 m.国道216和县级道路两侧洞群面积峰值出现在800 m,洞群面积并未随距沙石道路距离而改变.路面基质而非车流量可能是3种道路对大沙鼠影响显著不同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可为保护区内道路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机动车驾驶员夜间驾驶不合理使用远光灯行为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机动车驾驶员夜间驾驶不合理使用远光灯行为,为道路交通伤害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在浙江省永康市选择4条进城道路和5条城区道路,应用"违反规定使用远光灯自动记录系统"记录2020年7月某一周周一、周三、周五和周日19:00至次日5:00的9条道路机动车驾驶员远光灯使用情况.采用回归树模型分析机动车驾驶员不合理使用远光灯与路段、时间、车流量的关系.结果 共观测记录机动车89989辆,有2419辆机动车的驾驶员不合理使用远光灯,发生率为2.69%.其中,进城道路发生率为3.14%,高于城区道路的2.30%(P<0.05);周三进城道路和城区道路发生率分别为5.15%和2.90%,均高于周一(2.89%和2.34%)、周五(2.90%和1.92%)和周日(2.06%和2.12%);不同时段比较,进城道路4:00-5:00发生率最高,为6.07%;城区道路2:00-3:00发生率最高,为4.50%.回归树分类分析结果显示,东、西、南3个方向的进城道路和东、北2个方向的城区道路在周三每小时车流量≤317辆的情况下,机动车驾驶员不合理使用远光灯行为发生率较高,为8.13%.结论 进城道路,车流量较少的情况下,机动车驾驶员夜间驾驶不合理使用远光灯的行为发生率相对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城市街谷大气污染物分布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城市街谷是现代城市最重要的空间形式与特征之一,是城市中使用频率最高、汽车尾气污染最严重、日常人口密度最大的公共空间类型之一.城市街谷不合理的空间配置和结构会造成城市通风自净能力降低,大气污染物浓度增高.本文综述了城市街谷形态、行道树配置、机动车车流量和气象因素等对街谷大气污染物分布的影响,以及数值模拟、风洞试验和实地监测等用于街谷大气污染物分布及扩散研究的相关方法.建议未来以实地监测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街谷大气污染物分布的研究,提出适宜城市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城市街谷构建模式,从城市规划和格局优化的角度为城市大气污染物的减控提出科学支撑和优化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生活环境因素暴露对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测量具有安全、无创、简便、重复性好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评估,但FeNO的测定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环境因素暴露可能与FeNO水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而目前关于生活环境因素暴露对FeNO水平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 分析生活环境因素暴露对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FeNO水平的影响,以提高临床医生利用FeNO管理哮喘的效能.方法 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门诊的109例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问卷信息主要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生活环境因素(包括吸烟史,家人在家是否吸烟,过敏史,居住地位置,居住地离车流量大的主干道位置,居住地周围有无工厂,居住房屋楼层,房屋居住年限,床单、被/枕套清洗晾晒的频率,家中窗帘材料,家中有无盆栽花草,家中垃圾桶有无定期清洗,家中有无饲养宠物,家中有无蟑螂,厨房垃圾有无当天处置,家中是否有毛绒玩具),并收集FeNO的检查资料.根据FeNO水平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成3组:FeNO低水平组(FeNO<25 ppb)47例,FeNO中水平组(25 ppb≤FeNO≤50 ppb)35例,FeNO高水平组(FeNO>50 ppb)27例,采用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寻影响FeNO水平测定的生活环境因素.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居住房屋楼层、房屋居住年限、床单、被/枕套清洗晾晒的频率、家中窗帘材料、家中有无盆栽花草、家中垃圾桶有无定期清洗、家中有无蟑螂、厨房垃圾有无当天处置、家中是否有毛绒玩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家人在家是否吸烟、过敏史、居住地位置、居住地离车流量大的主干道位置、居住地周围有无工厂、家中有无饲养宠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吸烟史者与无吸烟史者相比,FeNO水平高一个等级的可能性为0.332(P=0.022)倍;家人在家吸烟者与家人不在家吸烟者相比,FeNO水平高一个等级的可能性为0.345(P=0.014)倍;家中饲养宠物者与家中未饲养宠物者相比,FeNO水平高一个等级的可能性为0.327(P=0.014)倍;有过敏史与无过敏史者相比,FeNO水平高一个等级的可能性为4.076(P=0.003)倍;居住地为位置为城市中心者与居住地位置为郊区者相比,FeNO水平高一个等级的可能性为3.908(P=0.006)倍;居住地位置临近主干道者与居住地位置远离主干道者,FeNO水平高一个等级的可能性为2.689(P=0.018)倍;居住地周围有工厂者与居住地周围无工厂者相比,FeNO水平高一个等级的可能性为2.740(P=0.032)倍.结论 FeNO水平测定用于哮喘的日常管理明显受生活环境因素暴露的影响,尤其是烟草暴露情况、过敏情况、饲养宠物以及居住地位置影响较大,临床需对相关患者区别对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