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化螨过敏原提取物皮下冲击免疫治疗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观察及相关因素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3种不同剂量递增模式的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早期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炎性因子的变化,以期为临床更加安全有效地开展加速免疫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9—2022年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进行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自愿原则分别进行常规免疫治疗(conventional immunotherapy,CIT)23例、集群免疫治疗(cluster immunotherapy,CLIT)25例和冲击免疫治疗(rush immunotherapy,RIT)18例,RIT组的患者治疗前1周行单针次的150 mg奥马珠单抗皮下注射。记录并分析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7、15周的主观评价指标[药物症状评分、鼻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部单项症状评分]、客观评价指标(血清sIgE、tIgE、Th1/2及Th17细胞因子等)和不良反应等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完成治疗的6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37例,女29例。与治疗前相比,在治疗1、7、15周时3组患者的药物症状评分、鼻部VA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 P值均<0.05)。3组对比发现,治疗1周时,RIT组鼻部VAS评分低于CIT组和CLIT组[(4.33±0.94)分比(9.48±1.37)分比(9.44±1.33)分, P<0.05];治疗15周时,RIT组药物症状评分低于CIT组和CLIT组[(0.62±0.23)分比(1.54±0.21)分比(1.06±0.22)分, P<0.05];在达到维持剂量时,RIT组对鼻痒症状的改善优于CIT组和CLIT组[(0.61±0.20)分比(1.78±0.38)分比(1.56±0.32)分, P<0.05]。RIT组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CIT组和CLIT组低(11.76%比20.00%比16.53%, P<0.05)。3种SCIT均未发生3/4级全身不良反应,且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介素(IL)-4、IL-5、IL-6、IL-17、sIgE、sIgE/tIgE、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在3组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IL-10、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γ在治疗后无明显变化。 结论:3种标准化螨过敏原提取物SCIT的临床疗效均较为可观。单次奥马珠单抗注射联合RIT能够在早期显著提升疗效,且具有安全、有效、便捷等优点,是一种可靠的免疫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期重点号内容是“变应性鼻炎(AR)免疫治疗(AIT)”。述评《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现状与未来》通过AIT的作用机制、患者选择、不同治疗方案的介绍等,对AIT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了论述。论著《标准化螨过敏原提取物皮下冲击免疫治疗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观察及相关因素探讨》比较了3种不同剂量递增模式的AIT的早期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炎性因子的变化,以期为临床更加安全有效地开展加速AIT提供参考。《变应性鼻炎皮下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过长延迟注射的剂量调整新方案疗效分析》探究了AR尘螨皮下免疫治疗(SCIT)维持期中断治疗超过16周的新型剂量调整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发现相较于指南推荐剂量调整方案,新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无显著差异。《成人变应性鼻炎经颈部淋巴结内免疫治疗远期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通过与SCIT对比,观察了经颈部淋巴结内免疫治疗(ICLIT)对于成人AR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指出ICLIT是今后AR AIT的一种新型的补充选择。《标准化尘螨过敏原SCIT对儿童AR患者治疗期间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提出标准化尘螨SCIT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治疗期间对不同临床特征的儿童AR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可显著改善患儿各项症状,减少对症药物使用,并提高生活质量。综述《变应性鼻炎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监测与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从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入手,总结和分析了可用于AIT疗效实时监测与远期预测的生物学及临床相关指标。《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适应证与禁忌证的研究进展》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指南建议及临床研究进展,对AIT适应证与禁忌证的变迁进行了详细阐述。《超级冲击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就国际上超级冲击AIT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临床开展AIT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变应性鼻炎中的免疫耐受机制》综述了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在机体的固有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中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以期为AR患者个体化的AIT精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继续教育园地《过敏原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延迟注射的剂量调整》就SCIT出现延迟注射后剂量调整的概况、推荐方案及其对疗效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为临床平衡SCIT的安全性和疗效提供参考。《变应性鼻炎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严重不良反应的防治》围绕SCIT的严重不良反应展开讨论,总结严重不良反应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组分解析方法在气道过敏性疾病诊治中的潜在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近年来我国气道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主要与吸入过敏原相关。目前临床上传统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应用的是过敏原粗提取物,不能明确对过敏原中的何种组分过敏。组分解析方法(component-resolved diagnosis,CRD)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可在分子水平上明确患者的致敏特征。精确的过敏原诊断可指导气道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免疫治疗。该文主要综述CRD在气道过敏性疾病诊治中的潜在价值,并对目前已发现的吸入过敏原的主要过敏原组分进行梳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级冲击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AIT)是国际公认的唯一对因治疗变应性疾病的方法,可改变疾病自然进程。根据剂量累加阶段的时长,分为常规及加速AIT,加速AIT又进一步分为集群、冲击及超级冲击AIT。超级冲击AIT(ultrarush AIT,UR AIT)是患者每15~60 min多次接受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快速达到维持剂量,将剂量累加阶段缩短至1~2 d内完成。笔者综合国内外加速AIT的相关文献,总结在变应性鼻炎、变应性哮喘、特应性皮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中进行的UR AIT研究。发现尽管过敏原制剂及治疗的疾病不同,UR AIT均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但当前UR AIT研究以回顾性、观察性研究为主,因过敏原制剂、时程、受试人群等方面的异质性,研究结果很难进行一致性比较,未来需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探讨其有效性与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变应性鼻炎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现状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immunotherapy,AIT)是在明确患者过敏原的前提下,让患者反复接触过敏原提取物,逐渐增加浓度和剂量,直至达到目标维持剂量,使患者对过敏原产生耐受,是目前唯一有望根治变应性鼻炎的对因治疗方法。近二十余年,国内学者在AIT临床实践和研究领域均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对我国变应性鼻炎的AIT现状进行了全面概述,并展望了我国AIT的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过敏原组分检测在IgE介导的食物过敏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食物过敏在全球的患病率不断上升,而IgE介导的食物过敏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目前食物过敏检查方式主要依赖于针对提取物的皮肤点刺试验以及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但这种检测方式无法鉴别不同过敏原之间的交叉致敏。食物过敏原组分检测能够识别食物的主要过敏原组分以及交叉组分,在常见食物过敏患者中的饮食指导、预后监测以及特殊类型的食物过敏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列举了IgE介导的常见食物过敏,如牛奶与鸡蛋过敏、海鲜过敏以及特殊类型的食物过敏,如猫猪肉综合征、口腔过敏综合征、α-半乳糖综合征、食物依赖运动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的特点,阐述了过敏原组分检测在这些类型的IgE介导的食物过敏中的进展,以期为IgE介导的食物过敏的诊断、治疗与预防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季节性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上皮细胞基因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对季节性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基因表达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季节性AR与常年性AR鼻黏膜上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体外培养人鼻黏膜上皮细胞系(human nasal epithelial cells,HNEpC),分别给予100 μg/ml 蒿(mugwort)或户尘螨(house dust mite,HDM)提取物处理24 h,提取细胞总RN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IL-33以及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的表达。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季节性AR、常年性AR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各3例,体外培养患者原代鼻黏膜上皮细胞,给予相应过敏原处理24 h,提取细胞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对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qPCR结果显示,蒿提取物与HDM提取物处理的HNEpC细胞因子IL-6、IL-8、IL-33以及TSLP变化趋势相同。而对季节性AR、常年性AR患者与健康对照者鼻黏膜上皮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二者受到相应过敏原处理后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存在差异。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显示,蒿过敏AR患者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主要富集在氧化还原过程、凋亡负向调控过程、细胞黏附过程;HDM过敏AR患者DEG则主要富集在细胞黏附、细胞增殖的负向调控及药物反应的生物学过程中。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蒿过敏AR患者DEG在花生四烯酸代谢、p53信号通路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beta)信号通路中存在显著富集,而HDM过敏AR患者DEG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Fanconi贫血通路及DNA复制信号通路。基因探针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显示,蒿过敏AR患者在炎性反应、肿瘤坏死因子/核因子κB(TNF-α/NF-κB)信号通路、IL-2/STAT5信号通路显著上调,可能促进炎性反应;HDM过敏AR患者在G2M、E2F、MYC显著下调,可能抑制细胞增殖。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显示,TNF与CDK1分别为蒿、HDM过敏AR患者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中心,是有最多相互作用的蛋白。结论:季节性AR与常年性AR可能通过影响鼻黏膜上皮细胞的不同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从而导致AR的发生发展存在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在过敏性气道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15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是明确患者过敏原后,给患者反复接触过敏原提取物,并逐渐增加浓度和剂量直到达到目标维持剂量,从而使患者对过敏原产生耐受,这是至今惟一一种可以调控变应性疾病发病机制进而改变其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AIT临床实践和研究领域均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对AIT的作用机制、疗效和给药途径等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过敏原免疫治疗在临床研究和应用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6/1
过敏原免疫治疗(AIT)是针对常见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致敏引起的Ⅰ型变态反应疾病的对因疗法,通过至少3年反复皮下注射(SCIT)或舌下含服(SLIT)过敏原提取物,使机体达到对致敏原的特异性耐受,从而改善过敏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在停止治疗后多年仍能维持长期疗效.数十年的临床试验和研究证明AIT具有独特的诱导耐受机制,是目前唯一可能改变变态反应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手段.因此,进一步推广和加强其临床应用势在必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外周血及致敏小鼠血液或肺组织B细胞中TLR9的表达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究过敏性鼻炎(allergy rhinitis,AR)、过敏性哮喘(allergy asthma,AA)、AR 合并 AA(AR combined with AA,ARA)患者外周血和致敏小鼠血液或肺组织B淋巴细胞(B细胞)中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的表达及过敏原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招募来自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和发作急性期住院的100例志愿者,包括点刺实验阴性的19例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HC)志愿者、点刺实验阳性的40例AR患者、26例AA患者、15例ARA患者.流式分析仪检测经屋尘螨过敏原提取物(home dust mite allergen extract,HDME)、大籽蒿过敏原提取物(Artemisia sieversiana wild allergen extract,ASWE)、梧桐过敏原提取物(Platanus pollen allergen ex-tract,PPE)刺激前后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TLR9的表达;并采用野生(WT)小鼠和FcεRI基因敲除(FcεRI-KO)小鼠建立AR和AA致敏模型,检测过敏原以及FcεRI对B细胞中TLR9表达的影响.结果 AR、AA、ARA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TLR9的表达和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均较HC组有所增高;过敏原激发后,AR、AA患者血液B细胞中TLR9的表达和MFI升高(P<0.05).WT小鼠和FcεRI-KO小鼠与NS对照组相比,过敏原激发后,AR、AA小鼠外周血B细胞TLR9+高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几乎每组MFI均升高;与NS对照组相比,过敏原激发后FcεRI基因敲除的AA小鼠肺组织中TLR9+B细胞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MFI升高.FcεRI-KO小鼠与WT小鼠相比,过敏原激发后B细胞中TLR9+MFI较低.结论 B细胞中TLR9可能参与AR、AA的发生,检测B细胞中TLR9的表达可能成为诊断AR、AA的新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