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线莲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观察金线莲提取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小鼠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健康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金线莲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给予5.0 mg/kg地塞米松溶液腹腔注射,金线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3、2.6、5.2 g/kg的金线莲提取物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连续给药2d.第3天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气管滴注,其余各组均给予5.0 mg/kg LPS构建ALI模型.造模后各组再给药1次.12 h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获取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湿干比,ELIS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中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IL-12/p70、IFN-γ、TNF-α和IL-10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人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KBα)和磷酸化人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KBα)的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p-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p38、磷酸化p38(p-p38)、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p-AMPKα)、MPO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出现炎性病理变化,肺泡灌洗液中IL-6、MCP-1、IL-12/p70、IFN-γ、TNF-α和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金线莲高剂量组肺组织湿干比明显降低(P<0.01),肺泡灌洗液中 IL-6、MCP-1、IL-12/p70、IFN-γ、TNF-α和 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肺组织MPO、p-ERK、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p-ERK、p-JNK、p-p38、p-AMPKα、MPO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一定剂量金线莲提取物可有效保护LPS所致ALI,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金线莲苷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研究金线莲苷(Kin)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成5 组(n =20):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其他组大鼠通过 8 周递增负重游泳建立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模型.实验过程中,低、中和高剂量实验组大鼠每天分别灌胃给予 50、100 和 200 mg·kg-1·d-1 金线莲苷2 mL.末次运动24h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 β、IL-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骨骼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骨骼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α(PGC-1α)的mRNA水平,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骨骼肌磷酸化-AMP依赖的蛋白激酶α(p-AMPK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IL-1β水平分别为(154.28±15.55)、(432.56±44.55)、(308.80±45.29)、(247.04±20.44)和(188.05±16.96)pg·mL-1,SOD水平分别为(97.02±5.40)、(61.83±3.63)、(74.40±5.52)、(87.55±6.35)和(96.02±6.62)U·mg-1 prot,PGC-1α mRNA水平分别为 1.00±0.05、0.31±0.04、0.44±0.02、0.56±0.03 和0.82±0.08,p-AMPK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06、0.29±0.03、0.43±0.04、0.59±0.05 和 0.78±0.06.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金线莲苷降低了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大鼠的骨骼肌损伤、炎症和氧化应激,并提高了线粒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AMPKα介导的线粒体再生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基于UHPLC-TOF-MS技术建立金线莲的指纹图谱及金线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野生、组织培养和种植等14批不同来源金线莲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HPLC-TOF-MS)指纹图谱,建立金线莲苷的UHPLC-TOF-MS含量测定方法,为完善金线莲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依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鉴定化学成分,选择[M+ HCOO]-作为专属离子对金线莲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SPSS22.0软件对各批次药材中化学成分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考察和聚类分析,评价不同因素对金线莲药材质量的影响.结果:建立了金线莲药材UHPLC-TOF-MS指纹图谱并从中指认出36个化学成分,包括金线莲苷类5个、黄酮类18个、核苷类5个、有机酸类6个、长寿花糖苷C和天麻苷各1个.指纹图谱相似度考察、聚类分析及金线莲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对药材中化学成分种类及含量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为产地和栽培时间.金线莲苷质量分数处于4.85% ~ 16.18%.结论:建立的金线莲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及金线莲苷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为金线莲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不同栽培阶段金线莲的代谢组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金线莲是传统的中药及保健品,其人工栽培分为组织培养和土壤栽培2个阶段,但后者对于金线莲保健功能成分的积累是否必要尚缺乏定论.该研究以组培至壮苗及组培壮苗后再经3个月土壤栽培的金线莲为试验材料,利用GC-TOF-MS和UPLC-Q-TOF-MS对其代谢成分进行非靶向分析,找出了2个栽培阶段的差异代谢成分.结果表明,初级代谢产物中的醇类及有机酸等,在组培苗中含量较高.而寡糖、核苷类、酯类及次级代谢产物中黄酮类、萜类化合物含量在栽培苗中有明显提高.黄酮类和多糖被认为是金线莲的主要活性成分,因此土壤栽培对其有益成分的积累十分必要,经土壤栽培金线莲药用价值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广东金线莲大棚春季种植对不同生长光强的响应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为探究肇庆地区金线莲大棚春季种植所需的最佳光照设置,更好地保护与开发利用地域特色药材金线莲.方法:以肇庆种质金线莲组培苗为材料,根据野生金线莲的自然生长习性,用遮阳网设置3种光照梯度(I.1 200~3 500 Lux,Ⅱ.500~2 000 Lux,Ⅲ.200~1 000 Lux)培养条件,研究栽培周期为3~7月份的金线莲生长情况.结果:历经春夏季90 d的栽培过程,金线莲的叶质量指标(叶数、叶面积及叶鲜重)和植株生长质量指标(株高、茎粗、单株鲜重及干重),均以光照强度Ⅲ(200~1 000 Lux)处理的植株显著优于其他两个光照处理(P<0.05或P<0.01).叶组织结构在光照强度Ⅲ的生长发育最好,栅栏组织中叶绿体分布浓密,金红色的叶脉网纹细胞结构发育明显,海绵组织细胞花色素苷积累丰富.总酚、类黄酮与花色素苷等次生物质的含量呈现光照强度Ⅲ>光照强度Ⅱ>光照强度I的趋势,低光照量更有利于金线莲有效物质的积累.结论:在广东肇庆地区3~7月份人工种植金线莲时,建议覆盖2~3层遮阳网(透光率15% ~25%)进行严格遮阴,使其生长环境的光照强度维持在200~1 000Lux范围,以促进金线莲健壮生长,提高植株品质的道地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PLC法同时测定金线莲中6种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 Lindl.中芦丁、异槲皮苷、水仙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的含有量.方法 金线莲60%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水(含0.1%甲酸、5%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368 nm;柱温30℃.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37%~101.94%,RSD为1.72%~3.18%.组培品6种成分平均含有量显著低于栽培品和野生品;32批样品分为2大类,2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80.6%.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金线莲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金线莲中核苷类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不同产地、不同种类、不同生长方式的金线莲中的核苷及碱基类成分进行分析. 方法 对金线莲提取物采用HPLC-UV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LC-MS法进行鉴别.色谱条件是采用Agilent TC-C18(250 mm×4.6 mm,5μm)作为色谱柱;甲醇(B)-0.05%乙酸铵水溶液(A)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条件;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 结果 在所检测的金线莲中均含有胞苷、次黄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腺嘌呤、胸苷,各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处理样品简便,分析灵敏,能为金线莲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PLC法同时测定金线莲中12个核苷类成分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建立金线莲中12个核苷类成分(胞嘧啶、尿嘧啶、胞苷、鸟嘌呤、尿苷、腺嘌呤、肌苷、鸟苷、2'-脱氧鸟苷、β-胸苷、腺苷和2'-脱氧腺苷)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并采用聚类分析法比较不同来源金线莲核苷类成分组成和含量差异.方法:采用Uitimate(R) X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进样量10 μL.采用聚类分析法评价不同批次金线莲中核苷类成分的化学模式.结果:12个核苷类成分质量浓度分别在考察的线性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建立的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5.0%~114.6%(RSD≤4.8%).对52批金线莲样品中12个核苷类成分进行测定,其含量较高的主要为腺苷、尿苷、鸟苷、胞苷(均值大于300 μg·g-1),聚类分析发现不同来源金线莲核苷成分具有4类化学表型,含量之间存在差异.结论:建立的金线莲中12个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以为金线莲核苷类多指标质量控制体系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一测多评法测定不同种植金线莲中5种黄酮成分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金线莲中5种黄酮类成分芦丁、水仙苷、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Uitimate(R) UPLC AQ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0.1%甲酸乙腈(A)-0.3%甲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368 nm,进样量5μL,柱温38℃.以水仙苷为内参物,建立与其他4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利用该校正因子计算36批种植金线莲样品其他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同时采用外标法,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并应用于不同种植金线莲的含量测定.结果 水仙苷与芦丁、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在线性范围内,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016、0.465 0、0.422 8和0.453 9,4种成分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4种不同种植品金线莲的含量存在差异.结论 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可作为种植金线莲中5个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为种植金线莲的质量评价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金线莲生药鉴定、活性成分影响因素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金线莲基原植物为兰科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 Lind1.,含有多糖、生物碱、甾体及其衍生物、黄酮类、强心苷类、挥发油、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降血糖、保肝降脂、消除自由基、抗肿瘤、抗炎、提高免疫力等药理作用.金线莲在中草药市场上鱼龙混杂,存在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现象.本文从金线莲的生药鉴定、活性成分影响因素、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发金线莲资源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