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种间接粘接方法转移托槽的准确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间接粘接技术中使用不同转移托盘转移托槽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患者28例,分为A、B、C三组,分别使用3D打印托盘、双层压膜塑料托盘、双层硅橡胶托盘粘接托槽。A组口内扫描获取工作模型,使用软件定位托槽,再导出数字化模型,作为该组托槽转移前的数字化模型。B组和C组在工作石膏模型上定位托槽,使用口内扫描仪扫描,获取B组和C组托槽转移前的数字化模型。A、B、C组制作相应的转移托盘,将托槽粘接至患者口内后对患者口内扫描,获取三组托槽实际粘接的数字化模型。使用Geomagic软件测量转移前后的数字化模型,获取使用不同托盘时,托槽粘接的实际位置距离预设在近远中方向、龈 方向、颊舌方向上的线距误差,超过0.5 mm的托槽转移线距误差定义为严重误差。 结果:近远中向上B组与A组间、C组与A组间严重误差发生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龈 向上3组组间的严重误差发生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颊舌向上3组组间的严重误差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3D打印托盘转移托槽时严重误差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双层硅橡胶托盘与双层压膜塑料托盘。(2)双层硅橡胶托盘粘接托槽时严重误差的发生率最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的临床应用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是一种可以独立完成修复体粘接的新型水门汀材料,因其操作简便,被广泛应用到冠、嵌体、桥和桩核等间接修复体的粘接,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本文归纳了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的发展历史、组分及固化机制、性能特点,系统地总结了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并对现阶段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未来自粘接树脂水门汀更好的发展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在矫治恒牙牙颌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究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在矫治恒牙牙颌畸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笔者医院就诊的184例恒牙牙颌畸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矫治方法,观察组使用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矫治.比较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矫正效果、美观效果,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的咀嚼功能(咬合力、咀嚼效率)、牙周健康[菌斑软垢指数(Debris index,DI)、牙石指数(Calculus index,C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牙齿排列情况、边缘嵴高、咬合关系、邻接关系、牙根平行度异常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牙排整齐、后牙咬合力、前牙覆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咬合力、咀嚼效率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I、CI、PLI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恒牙牙颌畸形患者,在矫治中应用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可兼顾口腔功能及美观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在正畸托槽定位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5/11
正畸托槽的定位直接影响着矫治结束时牙齿的位置和矫治的最终效果,尤其是现在直丝弓矫治技术盛行,托槽位置的精确定位显得尤为重要.传统间接粘接技术因材料学等因素的限制,在粘接准确性、制作流程上相比与直接粘接无明显优势,所以临床应用有限.随着当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由三维打印技术获得的间接粘接转移托盘使间接粘接技术得到了优化和完善.该文将围绕数字化定位间接粘接技术作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3D打印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3D打印技术契合了口腔正畸个性化强、精度高和器械结构复杂的需求,近年来受到高度关注并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概括介绍口腔正畸常用 3D打印技术的基础上,就其近年来在口腔正畸的应用及相关问题研究的进展作了综述.牙颌模型、微型种植体导板、咬合板、下颌前伸类口腔矫治器和扩弓装置已可通过数字化流程结合 3D打印进行制作,并展现出独有的显著优势,新材料的问世使得 3D打印热塑性矫治器正成为可能.然而,3D打印间接粘接托盘口内放置托槽的准确性还需更多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正畸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研究一种正畸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提高制作间接粘接导板的效率和正畸托槽定位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口腔科接受唇侧固定正畸治疗的错合畸形患者36例,使用口内扫描仪得到数字化模型,应用数字化设计软件定位每颗托槽的位置,并设计托槽间接粘接导板.托槽粘接后再次使用口内扫描仪扫描患者口内托槽的实际位置,与计算机模拟排牙定位的位置进行重叠对比.结果 所有牙位托槽设计位置和实际粘接位置的线距测量值为0.025~0.130mm,全部小于检验值0.20mm,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正畸数字化软件模拟定位的托槽位置与口内间接粘接的实际位置具有一致性,本研究设计的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3D打印托盘在正畸托槽间接粘接中转移准确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评估 3D打印托盘在正畸托槽间接粘接中的转移精准度,为正畸临床托槽粘接提供参考.方法 对 10 例错畸形患者 200 颗托槽粘接前后的位置进行测量,并用完全数字化的 3D打印托盘对患者的切牙、尖牙、前磨牙进行托槽粘接,使用口内扫描仪获取托槽粘接到牙齿后的数字化模型,将其与相应设定好的虚拟托槽位置的数字化模型重叠,并对托槽位置的差异进行量化.结果 托槽在近远中向、颊舌向、龈向的转移误差分别为 0.00、0.00 和 0.10 mm,与 0.5 mm(ABO-OGS评分标准规定的最小误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槽转移误差均在 0.5 mm限制范围内.结论 使用 3D打印托盘的间接粘接将设计好的托槽位置转移到患者的牙列,在近远中向、颊舌向、龈向具有很高的转移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三维设计打印牙齿舌面背板的间接粘接转移装置准确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CAD/CAM)转移装置粘接牙齿舌面背板的实际位置和数字化虚拟位置的差异.方法:选择10例正常牙列的患者,三维扫描建立数字化模型,舌侧背板虚拟定位和数字化制作转移装置,3D打印输出转移装置,通过转移装置转移到石膏模型,最后用双层透明压模法转移到口内.用方差分析,比较舌面背板实际位置和虚拟位置测量值的差异.结果:舌面背板虚拟位置和实际位置的线距测量差值为-0.0086mm到0.0240mm,两位测量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项目重复测量3次,测量值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应用CAD/CAM新型转移装置在临床上粘接舌面牙弓夹板的位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正畸托槽间接粘接法的护理配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托槽粘接过程中四手操作护理配合的要点.方法 选取 2015 年 3 月-2016 年 3 月就诊于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正畸科需固定正畸矫治的患者共 40 例,随机分为间接粘接试验组(20 例)和直接粘接对照组(20例),四手操作下完成 2 组托槽的粘接,比较 2 组托槽粘接时间、脱落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粘接单个托槽及上颌托槽所需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 24 h托槽脱落率为1.56%,对照组为 2.5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在护理操作和医护配合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人文关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托槽间接粘接配合四手操作能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医护之间应形成统一的标准化操作,以扩大托槽间接粘接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矫治器与粘接方式对青少年男性固定矫治患者牙周健康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不同矫治器、粘接方式对青少年男性固定矫治患者周健康的影响.方法:纳入120例男性固定矫治患者, 年龄11~16岁, 平均 (12.92±1.40) 岁, 分为4组:传统矫治器直接粘接组30例 (组1), 传统矫治器间接粘接组30例 (组2), 自锁矫治器直接粘接组30例 (组3), 自锁矫治器间接粘接组30例 (组4) .分别测量矫治前 (T0) 和矫治后1个月 (T1) 、2个月 (T2) 、3个月 (T3) 的出血指数 (bleeding index, BI) 、探诊深度 (probing depth, PD) 和附着丧失 (attachment loss, AL) .结果:所有患者矫治后BI、PD均随时间明显上升 (P=0.000) .自锁矫治器组BI、PD较传统矫治器组无明显差异 (P>0.05) .自锁直接粘接组尖牙BI低于自锁间接粘接组 (P=0.001), 2组第一磨牙、侧切牙、中切牙BI对比均无差异 (P值均大于两两比较校正检验水准0.008);传统直接粘接组尖牙BI低于传统间接粘接组 (P=0.000), 两组第一磨牙、侧切牙、中切牙BI对比均无差异 (P值均大于两两比较校正检验水准0.008);而直接粘接组与间接粘接组PD比较并无差异 (P>0.05) .结论:固定矫治后患者的牙周指数 (BI、PD) 均随时间上升, 自锁矫治器对比传统矫治器在口腔维护方面不具有明显优势, 直接粘接较间接粘接有利于青少年固定矫治患者牙周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