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旋转性椎动脉闭塞综合征并颅内段椎动脉夹层致双侧小脑梗死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旋转性椎动脉闭塞综合征又称猎人弓综合征(BHS),是后循环缺血的罕见病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仍是目前诊断的“金标准”。我们报道1例表现为双侧小脑梗死,经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患者头颈部旋转后出现椎动脉特殊血流动力学变化,最终经DSA确诊的BHS并颅内椎动脉夹层的病例。结合文献,我们对BHS的临床特征包括影像学表现进行了讨论,旨在提高对该罕见综合征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头颈部动脉夹层诊治指南2024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头颈部动脉夹层是脑卒中的少见病因,准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积极的预防是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措施。随着国内外头颈部动脉夹层诊疗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循证医学证据陆续出现,特别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对头颈部动脉夹层的诊断、夹层相关抗栓治疗及血管内治疗等方面有了新的进展。正确的诊断和规范的治疗是改善头颈部动脉夹层预后的重要措施。在近9年来我国的临床实践和国内外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中国颈部动脉夹层诊治指南2015》的基础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其脑血管病学组组织专家制订了《中国头颈部动脉夹层诊治指南2024》,为中国神经科医生建立合理的头颈部动脉夹层诊断思路以及临床治疗和预防策略给予参考和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成功治疗儿童头部外伤后急性基底动脉闭塞:1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儿童卒中相当罕见,年发病率仅为(2~8)/10万,其中近半数为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 [1]。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cute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ABAO)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卒中亚型,在约36%的儿童卒中患者中观察到基底动脉受累 [2]。儿童基底动脉卒中最常见的表现是意识受损和半身或四肢瘫痪 [3]。儿童卒中的病因不同于成年人,主要原因为椎动脉夹层,常伴随颈部或头部外伤史,其他病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和凝血功能障碍 [4,5,6]。闭塞的基底动脉再通是ABAO治疗的关键,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endovascula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EMT) [7]。目前,儿童卒中治疗时的阿替普酶用量尚无统一标准,且缺乏高级别证据证明其在儿童AIS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8]。近年来,应用EMT治疗儿童AIS的报道越来越多。然而,儿童AIS具有诊断延迟的特点,有些患儿在就诊24 h后才得以确诊,这是导致EMT治疗不确定性增高的原因之一。一项回顾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表明,大血管闭塞所致AIS患儿行EMT是可行的 [9],而且治疗时间窗可延长至发病后24 h [10]。鉴于AIS患儿数量较少,难以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试验取得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导超时间窗EMT治疗,因此仍需从大量病例报告中收集信息。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最近收治了1例转院接受超时间窗EMT的ABAO所致AIS患儿,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颅脑创伤合并脑血管颅外段钝性损伤3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脑血管钝性损伤是由颅脑创伤或颈部外伤所致椎动脉和颈动脉的钝性损伤,其颅外段损伤通常是由颈部创伤引起,可致严重的外伤性脑梗死,若无法早期诊断、治疗,可危及生命。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3例颅脑创伤合并脑血管颅外段钝性损伤的患者。2例患者合并一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夹层伴闭塞,其中1例经抗血栓治疗后颈动脉管腔恢复正常,另1例因发生大面积脑梗死而行去骨瓣减压术,抗血栓治疗后颈动脉仍闭塞;1例患者合并双侧椎动脉损伤伴闭塞,导致小脑和脑干梗死而死亡。对于伴有严重颅底骨折、颈椎骨折、颈部软组织血肿及面部骨折的创伤患者,要高度警惕存在脑血管颅外段钝性损伤的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颈内动脉夹层合并椎动脉夹层一期支架植入患者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头颈部动脉夹层诊治指南 2024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头颈部动脉夹层是卒中的少见病因,准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积极的预防对其预后尤为重要。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其脑血管病学组组织专家在《中国颈部动脉夹层诊治指南2015》的基础上,结合近9年来我国的临床实践和国内外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中国头颈部动脉夹层诊治指南2024》。本指南对头颈部动脉夹层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了系统更新,旨在为我国头颈部动脉夹层诊治的临床实践提供循证的规范性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伴前哨性头痛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伴前哨性头痛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湘南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经DSA/CTA确诊且伴前哨性头痛的40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伴前哨性头痛未破裂动脉瘤组)为研究对象,总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同时选择同期收治的44例无前哨性头痛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不伴前哨性头痛未破裂动脉瘤组)及4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破裂动脉瘤组)为对照,分析3组患者动脉瘤长径(最大径)、形态、瘤体长径(最大径)/瘤颈宽度(AR)值及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分(PHASES)的差异。结果:40例伴前哨性头痛未破裂动脉瘤组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局限于前额眶周偏侧疼痛20例(50%),后颈部疼痛3例(7.5%),头痛部位描述无规律17例(42.5%);34例(85%)为新发头痛,6例(15%)为慢性头痛基础上头痛性质发生改变;后交通动脉瘤24例(60%),颈内动脉瘤12例(30%),大脑中动脉瘤1例(2.5%),椎动脉夹层动脉瘤3例(7.5%);36例(90%)动脉瘤形态不规则。与不伴前哨性头痛未破裂动脉瘤组相比,伴前哨性头痛未破裂动脉瘤组及破裂动脉瘤组患者的动脉瘤长径(最大径)更大,形态不规则占比、AR值及PHASES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伴前哨性头痛未破裂动脉瘤组较破裂动脉瘤组患者的动脉瘤长径(最大径)更大,PHASES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前哨性头痛常见于未破裂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相对特异性的头痛模式为突发眶周偏侧疼痛或后颈部疼痛。伴前哨性头痛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因动脉瘤更大、形态多不规则、AR值更高,破裂出血风险较高,临床上应予与破裂动脉瘤患者同等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期无重点号文章。在论著栏目,耳科学刊登了《联合颞下窝进路颈内动脉重建技术在侧颅底巨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突发性聋患者3D-FLAIR MRI表现与其临床特征及疗效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基于声测法和多层螺旋CT的健康人咽鼓管功能及形态研究》;鼻科学介绍了《贝伐珠单抗治疗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所致家族性鼻出血的疗效观察》和《孤立型先天性失嗅的临床表型特征分析》;咽喉学和头颈外科学领域分别介绍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及3年全因死亡率的影响》,以及《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在喉鳞状细胞癌窄带成像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新生儿头颈部占位40例分析》和《咬肌神经支配股薄肌移植术在成人晚期面神经麻痹重建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茎突异常与颈部血管疾病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茎突异常与颈部血管疾病的关系是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例如茎突异常与颈动脉夹层、颈内动脉狭窄、颈动脉痉挛、颈动脉损伤等疾病的发生均有关。本文综述国内外近几年的研究报道,旨在为临床工作中对茎突综合征的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表现为内分水岭梗死的自发性颈内动脉夹层: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颈部动脉夹层(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 CeAD)是指颈部动脉内膜因各种原因撕裂,血液流入血管壁导致壁内血肿或动脉瘤样扩张,继而引起管腔狭窄的一类疾病,可分为颈内动脉夹层(internal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 ICAD)和椎动脉夹层(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on, VAD) [1]。其中,ICAD的年发病率为(1.5~3.0)/10万 [2],是引起中青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病情凶险,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并及时干预治疗至关重要。外伤性ICAD多有明确外伤史,而自发性ICAD(下文中ICAD均指自发性ICAD)的病因较为隐匿,潜在危险因素包括结缔组织疾病、高血压、咳嗽等后天性疾病以及茎突过长、颈动脉蹼等解剖结构异常 [3,4,5]。ICAD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头颈部疼痛、霍纳综合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卒中、搏动性耳鸣等 [6],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卒中占70%以上,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 [7]。ICAD导致的管腔狭窄可影响远端血流,在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基础上,夹层内的血肿/血栓脱落可导致动脉–动脉栓塞性缺血性卒中,这是ICAD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机制 [8]。ICAD患者通常预后良好,再发卒中、再发夹层或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在校正年龄和其他因素后,ICAD导致的缺血性卒中在功能转归方面与其他病因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无显著差异 [1,3]。目前针对有症状ICAD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血管内治疗和外科手术,但最佳治疗策略尚不完全明确,尤其是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 [3]。现报道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确诊并完成随访的1例表现为内分水岭梗死的自发性ICAD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对该类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