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芪菌质提取物免疫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芝芪菌质及其各部位免疫活性.方法 芝芪菌质为灵芝菌丝-黄芪药渣的固体发酵复合体.通过小鼠碳粒廓清实验,鸡红细胞吞噬功能实验,小鼠血清溶血素、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检测,以及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筛选了芝芪菌质水提液,芝芪菌质水浸液,芝芪菌质水提液经大孔树脂分离的部位(水洗脱液、40%乙醇洗脱液和95%乙醇洗脱液)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活性.结果 碳粒廓清实验中,K值最高为水浸液和水提液组的0.23,α值最高为水提液组的2.44.吞噬指数最高为水浸液和水提液组的0.36,鸡红细胞吞噬百分率最佳为水浸液组的47.25%.小鼠溶血素含量最高为水洗脱组的0.4.IgM含量最高为水提液组的34.19 mg·L-1,而IgG最高则是水浸液组的44.50 mg·L-1.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最高为40%乙醇洗脱液组的1.23.结论 芝芪菌质水提液、芝芪菌质水浸液和40%乙醇洗脱液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功效,为芝芪菌质制成增强人体抵抗力的功能性食品及药品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蝉拟青霉/黄芪双向发酵体系建立及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蝉拟青霉/黄芪药材、黄芪药渣双向发酵体系,探究发酵过程中有效成分含量变化.方法:选取正交设计法对接种量、发酵温度、湿度进行优化,并采用硫酸-苯酚比色法、NaNO2-Al(NO3)3比色法及香草醛-高氯酸氧化法对发酵黄芪及黄芪药渣菌质中的多糖、总黄酮、总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药材菌质最优发酵条件为温度26℃,湿度90%,接种比例3 mL/5 g,药渣菌质最优发酵条件为温度26℃,湿度80%,接种比例3 mL/5 g;经发酵后,黄芪药材菌质中多糖、总皂苷含量略减少,而黄酮含量有所增加;黄芪药渣菌质中黄酮、皂苷含量均增加.结论:蝉拟青霉可对黄芪药材和药渣基质进行发酵,且发酵后菌质中有效成分的得率显著增加,增强了黄芪药材的药用价值,并为药渣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芪药渣化学成分、药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黄芪在制药、保健品等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药渣大多被直接丢弃或简单转化为低附加值产品.黄芪使用量巨大,若通过合适途径加以利用,其药渣可变成宝贵的再生资源,在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寻找高效的转化途径对提升资源价值、减少环境污染、维持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的生态平衡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应用研究方面,阐述黄芪药渣医疗和经济价值,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舒心通脉颗粒提取工艺的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优化舒心通脉颗粒提取工艺.方法 以加水量、煎煮时间为影响因素,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6-姜辣素、香蒲新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含有量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结合G1-熵权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条件为炮附子加6倍量水先煎1.5h,其余4味药材(干姜、白术、黄芪、蒲黄)倒进上述药液,加6倍量水煎煮45 min,滤过,药渣加12倍量水煎煮45 min,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01 g/mL,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6-姜辣素、香蒲新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含有量分别为0.45、1.95、3.84 mg/g,浸膏得率34.86%,综合评分93.11.结论 该方法稳定、合理、可行,可用于提取舒心通脉颗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复方扶芳藤合剂和复方扶芳藤胶囊剂生产后药渣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测定复方扶芳藤合剂、复方扶芳藤胶囊生产后红参、人参和黄芪药渣中相应指标成分的质量分数.方法 按《中国药典》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5批次红参药渣、5批次人参药渣中的人参皂苷(Re、Rg1和Rb1)质量分数,采用HPLC法与HPLC-ELSD法分别测定10批次黄芪药渣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与黄芪甲苷的质量分数.结果 红参药渣组的人参皂苷Rb1平均质量分数和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总量均显著高于人参药渣组(P<0.005).复方扶芳藤合剂和复方扶芳藤胶囊生产后的两组黄芪药渣的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质量分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国药典》规定的相应原药材含量限度相比,有4批次红参药渣高于《中国药典》规定的红参含量限度,人参药渣和黄芪药渣指标成分含量均低于《中国药典》规定的含量限度.结论 复方扶芳藤合剂、复方扶芳藤胶囊生产后药渣中有效成分较高,具有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的价值;复方扶芳藤合剂、复方扶芳藤胶囊的提取工艺需进一步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