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继发肺真菌感染患者外周血辅助型T细胞17/调节型T细胞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继发肺真菌感染患者外周血辅助型T细胞17(helper T cells 17,Th17)/调节型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比值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择南通大学附属海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AECOPD合并真菌感染27例患者(真菌感染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同期接受治疗的AECOPD未合并真菌感染58例患者(非真菌感染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外周血Th17、Treg水平、Th17/Treg比值及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干扰素γ、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同时比较真菌感染组不同感染严重程度患者外周血Th17、Treg水平、Th17/Treg比值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 结果:27例AE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患者病原菌分布:白色假丝酵母菌占65.52%(19/27),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0.34%(3/27),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10.34%(3/27),曲霉菌占6.90%(2/27)。与非真菌感染组比较,真菌感染组患者Th17[(16.18±3.15)%与(12.34±2.64)%, t=5.87, P<0.001]、Th17/Treg比值[(4.70±0.85)与(2.41±0.51), t=22.87, P<0.001]、IL-17[(85.67±21.51)μg/L与(53.64±14.36)μg/L, t=8.12, P<0.001]、IL-23[(61.38±16.58)μg/L与(38.29±12.60)μg/L, t=7.10, P<0.001]均升高,Treg[(3.42±0.42)%与(5.13±0.51)%, t=20.77, P<0.001]、干扰素γ[(47.75±17.72)μg/L与(62.37±19.06)μg/L, t=3.37, P=0.001]、TGF-β[(110.34±26.03)μg/L与(131.40±35.03)μg/L, t=2.87, P=0.007]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轻度、中度、重度真菌感染组患者Th17[(13.06±1.98)%、(15.94±2.11)%、(17.75±2.20)%, F=10.19, P<0.001]、Th17/Treg(5.01±0.60、5.66±0.69、6.52±0.65, F=10.77,P<0.001)、IL-17[(63.39±11.64)、(78.66±12.82)、(90.26±13.55)μg/L, F=9.01, P=0.001]、IL-23[(42.52±13.11)、(59.97±15.25)、(69.75±14.30)μg/L, F=7.41, P=0.003]随着感染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Treg[(4.33±0.39)%、(3.32±0.42)%、(2.50±0.35)%, F=44.42, P<0.001]、干扰素γ[(57.78±10.52)、(48.82±10.39)、(38.90±10.56)μg/L, F=6.50, P=0.006]、TGF-β[(126.62±18.94)、(115.34±13.66)、(102.52±17.73)μg/L, F=4.25, P=0.026]随着感染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Th17/Treg比值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失衡可能对AECOPD继发真菌感染存在影响,且其失衡与真菌感染严重程度需密切监测患者外周血Th17、Treg水平及相关炎症因子的水平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抗体水平变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出院后患者抗体水平,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抗体的产生及动态变化规律。方法:2020年1~3月份湖南省娄底市7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年龄范围(45.53±16.74)岁,中位数年龄47岁[其中男性38例,年龄(44.88±17.09)岁,中位数年龄46岁;女性34例,年龄(46.32±16.52)岁,中位数年龄47岁],其病情严重程度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16, P>0.05),在年龄分布上病情严重程度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315, P<0.05)。通过血清抗体浓度监测反映病例出院后抗体水平,收集以上72例患者出院后的血液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的IgM和IgG抗体浓度,并应用SPSS25.0进行性别、年龄、病例分型及抗体之间的方差分析、χ2检验等分析。 结果:7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清标本采集时间距发病时间为(34.89±9.02)天、中位数34天,距出院时间为(14.53±8.35)天、中位数14天,抗体检测结果显示IgM和IgG总抗体阳性率97.22%(70/72),其中IgM阳性率48.61%(35/72),IgG阳性率97.22%(70/72)。出院后1~40天内,72例患者血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体, IgM在1-7天、8-14天、15-21天、22-28天、29天及以上的浓度分别为21.91(7.07~52.84)AU/ml、14.16(6.19~32.88)AU/ml、11.36(6.65~42.15)AU/ml、8.15(3.66~30.12)AU/ml、2.98(0.46~6.37)AU/ml,整体上IgM抗体浓度在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8.439, P>0.05)。IgG在1-7天、8-14天、15-21天、22-28天、29天及以上的浓度分别为169.90(92.06~190.91)AU/ml、163.89(91.19~208.02)AU/ml、173.31(95.06~191.28)AU/ml、122.84(103.19~188.34)AU/ml、101.98(43.75~175.30)AU/ml,整体上IgG抗体浓度在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2.232, P>0.05),但有一定的变化趋势。IgM浓度较低,随时间增长而下降较快,并于出院第3周后转阴;同期IgG浓度较高,出院3周内保持较高水平且基本无变化,出院第4周开始下降。其中5例在出院后1~3周内出现“复阳”,“复阳”率为6.94%(5/72例)。 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出院后,个体间产生抗体水平差异较大,但抗体变化整体具有一定的规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甲型肝炎病毒四种核酸检测方法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四种核酸检测方法。方法:采用A、B、C实时荧光定量RT-PCR(RT-qPCR)及D微滴芯片数字RT-PCR(RT-dPCR)分别对HAV质粒标准品、梯度稀释的HAV疫苗进行灵敏度检测;对相关病毒核酸进行特异性检测;用A、B、C方法对40份人工污染HAV牡蛎、市售牡蛎及血清标本、HAV疫苗标本进行检测,比较检出率;比较A、D方法对低浓度HAV人工污染牡蛎的回收率。结果:A、B方法对质粒标准品均可检测至10拷贝/μL;检测梯度稀释的HAV疫苗,A、B、C方法的斜率、R 2值、扩增效率(-3.446~-3.297、0.991~0.998、95.07%~101.051%)均在可接受范围;40份不同来源的标本,A、B、C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50%(20/40)、47.5%(19/40)、55%(2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467, P=0.792);A、D方法对梯度稀释疫苗检测灵敏度无明显差别,对低浓度HAV人工污染牡蛎检测,D方法回收率高于A方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94,P=0.642)。 结论:A、B、C方法无明显差异,较方便快捷;在检测低浓度HAV污染的食品时,D方法略有优势,但检测成本稍高,选取检测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临床特征及药物敏感性单中心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PM)的临床特点、细菌耐药情况及部分菌株的血清型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PM患儿72例的临床资料、随访结果、分离菌株药物敏感性及血清型分型结果,分析PM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72例患儿中男46例,女26例;年龄1个月~9岁;住院天数1~363 d,中位数22.0 d。社区获得性感染71例(98.6%)。有明确基础疾病患儿28例(38.9%),其中前3位为脑脊液鼻漏(6例)、头外伤(4例)和免疫缺陷病(4例)。临床症状以发热为最常见(72例,100.0%),其次为精神萎靡(60例,83.3%)、意识改变(46例,63.9%)、呕吐(45例,62.5%)、抽搐(42例,58.3%)、前囟张力增高(27例,37.5%)及头痛(17例,23.6%)等。神经系统并发症44例(61.1%),以硬膜下积液最多见[29例(40.3%)]。再发细菌性脑膜炎2例,均为反复肺炎链球菌感染。脑膜炎和脑膜脑炎占比分别为43.1%(31/72例)和56.9%(41/72例)。脑膜炎菌株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为74.3%,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5.7%、95.7%、89.1%;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24例(33.3%)患儿有菌株分型结果,其中19F型8株(33.4%),14型5株,23F型4株,6A型3株,19A型2株,1型和15B型各1株。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13)覆盖率达95.8%(23/24株)。随访72例,其中好转51例,死亡21例(病死率为29.2%),遗留后遗症患儿21例(29.2%)。多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衰竭和外周血白细胞数<4×10 9/L为PM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 结论:本中心儿童PM病例多发生于5岁以下,脑脊液鼻漏、头外伤和免疫缺陷病是儿童PM常见的基础疾病,病程中有呼吸衰竭或外周血白细胞数减少者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腔镜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术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术(BPD-DS)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10例肥胖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为(32±9)岁。病人均行腹腔镜BPD-DS。观察指标:(1)术中和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电话和微信方式随访,了解病人术后3个月、6个月并发症,体格相关指标,术前合并症缓解情况以及血液生化指标。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7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1)术中和术后情况:10例病人均顺利行腹腔镜BPD-DS,其中1例因胆囊结石同时行胆囊切除术。10例病人术中未见明显出血,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为(256±28)min,术后住院时间为11 d(4~38 d)。2例病人术后发生并发症。(2)随访情况:10例病人均获得术后6个月随访。随访期间,3例病人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大便频次为3~5次/d;7例病人大便频次为1~2次/d。10例病人中,4例术后胆汁淤积,2例新发胆囊结石,4例未见异常。10例病人术前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分别为(139±22)kg、(46±10)kg/m 2、(139±14)cm;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分别为(107±19)kg、(35±8)kg/m 2、(118±17)cm;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分别为(92±17)kg、(30±6)kg/m 2、(104±12)cm,术前与术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70.01,104.42,120.25, P<0.05)。10例病人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多余体质量减少率分别为58%±36%和81%±4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3.00, P<0.05)。10例病人中,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病分别为5、4、6、8、9、9例,术后3个月完全缓解分别为4、2、5、5、1、1例,术后6个月完全缓解分别为5、3、4、6、7、5例。术后3个月和6个月高血压病部分缓解病人分别为8例和4例。5例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术前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11.4±3.1)mmol/L和9.3%±1.6%,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分别为(5.6±1.0)mmol/L和5.5%±0.5%,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分别为(4.9±0.5)mmol/L和4.8%±0.5%,术前与术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4.55,39.84, P<0.05)。10例病人视黄醇结合蛋白、维生素E、血清铁、血清锌术前检测值均正常;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分别有5、2、1、1例缺乏;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分别有3、3、2、4例缺乏;上述营养素缺乏病人均无相应临床症状。10例病人术前维生素A缺乏、低钙血症、叶酸缺乏分别为2、2、0例;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分别有5、0、0例缺乏;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分别有3、0、1例缺乏。10例病人术前及术后均未发生维生素D、维生素B12及铁蛋白缺乏,均无贫血。 结论:腹腔镜BPD-DS治疗肥胖症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成人接种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蛋白疫苗与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差异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成人接种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蛋白疫苗(PPCV13)与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差异。方法:检索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数据库(NCBI)和Cochrane协作网图书馆等数据库,将比较PPCV13和PPSV23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纳入分析。合并计算抗菌调理吞噬活性的几何平均滴度(GMT)的比值(GMTR)和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对危险度( RR)。 结果:共纳入5篇RCT文献,PPCV13组在接种1个月后针对10个血清型(1、4、5、6A、6B、9V、18C、19A、19F、23F)的GMT水平显著高于PPSV23组( P均<0.05);接种PPCV13和PPSV23,14 d后总体局部反应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 RR=1.08, 95% CI:0.95~1.24),总体全身反应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 RR=0.97,95% CI:0.91~1.04)。 结论:成人接种PPCV13与PPSV23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但接种PPCV13可以产生更好的免疫应答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青少年肥胖症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青少年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20年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37例青少年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19例;年龄为18(13~19)岁。患者均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复查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3、6、12个月体质量、血糖、血脂、血压、营养及相关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8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重复测量数据采用Repeated Measures Anova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 结果:(1)手术及术后情况。37例患者均顺利施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手术时间为(50±7)min,术中出血量为(53±17)mL,术后住院时间为(3.0±0.5)d。37例患者中,2例出现穿刺孔感染,均未发生术后出血、切缘漏等并发症。(2)随访情况。术后3、6、12个月获得随访患者分别为35、31、22例。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出现贫血、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等营养相关并发症,无死亡患者。37例患者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维生素D、叶酸分别由(117±19)kg、(40±5)kg/m 2、6.59(2.84~28.02)、(1.6±0.7)mmol/L、(4.5±0.7)mmol/L、(141±22)mmHg(1 mmHg=0.133 kPa)、(84±18)mmHg、(14±5)μg/L、(10±5)μg/L变为(81±15)kg、(27±4)kg/m 2、2.69(1.08~9.71)、(0.9±0.5)mmol/L、(4.5±0.7)mmol/L、(115±15)mmHg、(70±11)mmHg、(23±10)μg/L、(9±5)μg/L,上述指标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时间=214.14,160.37,12.66,11.77,2.90,18.08,11.32,8.61,5.04, P<0.05)。37例患者术后3、6、12个月多余体质量指数减少百分比分别为48%±19%、77%±28%、89%±24%,多余体质量减少百分比分别为42%±13%、63%±17%、75%±18%,全体质量减少百分比分别为18%±5%、26%±6%、34%±7%,上述指标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时间=83.96,107.24,109.06, P<0.05)。37例患者中,2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3、6、12个月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4.8%、5.0%、5.1%和4.9%、5.2%、5.2%,2型糖尿病均缓解,无需降糖药物治疗。 结论: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青少年肥胖症短期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青少年肥胖症患者多余体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高血压代谢合并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甘肃夏河、碌曲县鼠疫主要宿主动物耶尔森菌感染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甘肃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夏河、碌曲县鼠疫主要宿主动物耶尔森菌感染状况,为探索该疫源地鼠疫流行状态提供依据。方法:2014 - 2018年,现场采集20世纪50 - 60年代鼠疫活跃疫源地甘肃夏河、碌曲县鼠疫主要宿主动物肠回盲部及内容物、咽拭子(或舌根部)、血液样本,分别进行耶尔森菌分离、毒力测定及鼠疫耶尔森菌F1抗体检测。结果:958份回盲部及内容物样本检出24株耶尔森菌,检菌率为2.51%,分别为13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Yersinia enterocolitia,Y.e)、1株克氏耶尔森菌( Yersinia kristensenii,Y.k)、2株弗氏/中间耶尔森菌( Yersinia frederiksenii/intermedia,Y.f/i)、6株中间耶尔森菌( Yersinia intermedia,Y.i)、1株奥氏耶尔森菌( Yersinia aldouae,Y.a)、1株 Yersinia massiliensis(Y.m)。958份咽拭子(或舌根部)样本检出19株耶尔森菌,检菌率为1.98%,分别为8株Y.e、1株假结核耶尔森菌( 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Y.p)、4株Y.k、1株Y.f/i、4株Y.i、1株 Yersinia ruckeri(Y.r)。检出的21株Y.e均没有致病性,毒力型别有ail -ystA -ystB +yadA -virF -rfbc -、ail -ystA -ystB -yadA -virF -rfbc -两种,分别占9.52%(2/21)、90.48%(19/21)。1 079份血清样本F1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结论:夏河、碌曲县鼠疫主要宿主动物咽部及肠道内广泛存在耶尔森菌群,检出的Y.e均为非致病性菌株。本次调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疫源地鼠疫耶尔森菌在宿主动物和其生存环境中如何保存提供了线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周围型肺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鳞状细胞癌抗原、角蛋白19片段、癌胚抗原、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肺部良性疾病患者65例作为观察1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受试者血清MMP-9、CYFRA21-1、SCC、NSE、CEA水平,对比上述指标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观察组血清MMP-9、CYFRA21-1、SCC、NSE、CEA水平[(14.98±2.10)ng/mL、(17.13±2.71)ng/mL、(1.98±0.41)μg/mL、(24.13±2.10)ng/mL、(17.10±2.10)ng/mL]均高于观察1组[(9.12±1.41)ng/mL、(10.12±1.58)ng/mL、(1.37±0.31)μg/mL、(16.31±1.78)ng/mL、(12.13±1.79)ng/mL]和对照组[(5.10±0.68)ng/mL、(6.02±0.94)ng/mL、(0.71±0.11)μg/mL、(11.10±1.02)ng/mL、(8.13±1.0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932.781, F2=737.100, F3=368.591, F4=989.851, F5=462.291,均 P<0.05);Ⅰ~Ⅱ期患者MMP-9、CYFRA21-1、SCC、NSE、CEA水平[(11.12±2.10)ng/mL、(9.12±1.85)ng/mL、(1.52±0.21)μg/mL、(18.12±3.02)ng/mL、(7.52±1.02)ng/mL]均低于Ⅲ~Ⅳ期患者[(15.89±2.18)ng/mL、(21.56±2.11)ng/mL、(2.04±0.31)μg/mL、(28.15±2.62)ng/mL、(15.12±1.55)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9.013, t2=25.146, t3=7.714, t4=14.586, t5=22.705,均 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83.33%)、特异性(86.67%)均高于单项检测MMP-9(50.00%、59.68%)、CEA(50.00%、61.29%)、CYFRA21-1(66.67%、58.06%)、SCC(50.00%、54.84%)、NSE(66.67%、58.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周围型肺癌患者的血清MMP-9、CYFRA21-1、SCC、NSE、CEA水平均明显升高,对诊断周围型肺癌具有重要价值,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临床诊断周围型肺癌的准确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疫苗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严重感染时可发展为重症肺炎和坏死性肺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治疗SP的临床一线用药,SP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是PBPs基因突变,其次是与非PBPs基因如MurM、CpoA、TEM、CiaH/CiaR-TCSS和StkP-PhpP信号耦联相关的基因突变。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与疫苗诱导的血清型替换可对SP的耐药性产生影响。19F、19A血清型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推广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13-valent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PCV13)在预防儿童SP感染方面可能比其他SP疫苗获益更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