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Tc m-焦膦酸盐单光子显像诊断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心脏淀粉样变的技术操作规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心脏淀粉样变(ATTR-CA)是淀粉样蛋白在心肌细胞间隙沉积所致,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随着近年来无创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有效药物的问世,早期诊断并指导正确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99Tc m-焦膦酸盐(PYP)可用于ATTR-CA的无创诊断,其标准化图像采集和分析对临床应用至关重要。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心脏学组及国家核医学专业质控中心基于国内外有关ATTR-CA 99Tc m-PYP SPECT(/CT)显像的经验和研究进展,制定了符合我国诊疗常规、适宜在我国临床推广的核医学显像操作规范,以期提高我国诊治ATTR-CA的整体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SPECT/CT超级骨显像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年龄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 99Tc 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SPECT/CT超级骨显像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年龄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 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21年7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 99Tc m-MDP SPECT/CT显像的47 671例患者中呈超级骨显像的97例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43例,年龄25~85(62.4±14.3)岁,回顾性分析9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资料、影像学资料、年龄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根据病因不同,将患者分为骨转移瘤组(71例)与代谢性骨病组(26例,包括甲状旁腺瘤9例、肾性骨病6例、骨质疏松症11例)。根据原发肿瘤不同,将71例骨转移瘤组患者分为4个亚组[前列腺癌组(40例)、乳腺癌组(15例)、肺癌组(8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8例,包括胃癌4例、直肠癌2例、食管癌1例、原发性肝癌1例)]。统计分析骨转移瘤组与代谢性骨病组以及骨转移瘤组4个亚组之间 99Tc 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的特征、SPECT/CT融合显像的特征、临床表现、年龄和实验室检查[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结果的差异。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及Kruskal-Wallis H检验;分类变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骨转移瘤(73.2%,71/97)是导致超级骨显像的最常见病因[在其原发肿瘤中,前列腺癌较常见(56.3%,40/71)],其次为代谢性骨病(26.8%,26/97)。骨转移瘤组以灶性散在分布型(Ⅱ型)为主(85.9%,61/71),代谢性骨病组主要呈均匀对称型(Ⅰ型)(61.5%,16/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1.84, P<0.001)。骨转移瘤组以成骨型(74.6%,53/71)和混合型(19.7%、14/71)骨质破坏为主,而代谢性骨病组以溶骨型(73.1%,19/26)骨质破坏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39.76、15.95,均 P<0.001)。所有患者均以骨痛为初发症状,局部骨痛为主要临床表现(56.7%,55/97)。骨转移瘤组以腰痛最常见(60.0%,24/40),代谢性骨病组多为肋骨痛(40.0%,6/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11 , P<0.05)。骨转移瘤组患者的年龄和ALP、LDH水平均高于代谢性骨病组,而血钙水平则低于代谢性骨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89, Z=-2.28、-3.65, t=-5.96,均 P<0.05);而2组患者在血磷水平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01, P>0.05)。骨转移瘤组4个亚组在SPECT全身骨显像的显像模式、SPECT/CT融合显像中的骨质破坏类型、临床表现、局部骨痛部位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2.71~13.07,均 P>0.05)。骨转移瘤组4个亚组间进行比较,乳腺癌组患者年龄最小、前列腺癌组患者年龄最大,乳腺癌组患者血钙水平最高,肺癌组患者LDH水平最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4.43、5.13, H=13.47,均 P<0.05);血磷和ALP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2.41, H=6.28,均 P>0.05)。 结论:超级骨显像病因中以骨转移瘤最常见,其次为代谢性骨病。2种病因超级骨显像患者在 99Tc 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病灶处 99Tc m-MDP SPECT/CT融合显像、临床表现、年龄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面均有差异, 99Tc m-MDP SPECT/CT在2种病因超级骨显像的鉴别中有一定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99Tc m-PYP双时相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在诊断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心脏淀粉样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 99Tc m-焦磷酸盐(PYP)双时相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在诊断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心脏淀粉样变(ATTR-C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临床疑诊心脏淀粉样变(CA)的患者157例,其中男性108例、女性49例,年龄(58.9±14.8)岁,范围10~88岁。患者静脉注射740 MBq 99Tc m-PYP,分别于注射后1 h(以下简称早期显像)、注射后3 h(以下简称延迟显像)行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平面显像采用Perugini法和半定量分析法进行ATTR-CA的阳性诊断,断层显像采用半定量评分法进行ATTR-CA的阳性诊断。以临床分型为分组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轻链型心脏淀粉样变(AL-CA)组、ATTR-CA组、非CA组,比较各组间平面显像Perugini法(≥2分为阳性)、平面显像半定量分析法(心脏与对侧肺摄取比值≥1.5为阳性)、断层显像半定量评分法(2分为阳性)的诊断结果差异,分析 99Tc m-PYP显像不同采集时相和不同采集方式的影像特征及诊断效能。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的组间差异;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差异;采用Kappa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一致性并用配对 χ2检验(McNemar检验)比较各种诊断方法之间诊断效能的差异。 结果:根据临床诊断,157例疑诊CA的患者中,CA 83例(其中ATTR-CA 23例、AL-CA 60例)、非CA 74例。延迟断层显像半定量评分法对ATTR-CA诊断的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98.5%、准确率为97.5%,与其他不同采集时相和不同采集方式的诊断方法相比,准确率最高;而早期平面显像Perugini法诊断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40.3%、准确率为49.0%,与其他各种诊断方法相比,准确率最低。对各种不同采集时相和不同采集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早期断层显像半定量评分和延迟断层显像半定量评分诊断ATTR-C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835),诊断效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10.883, P=0.219);延迟平面显像Perugini法与延迟断层显像半定量评分对ATTR-CA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84),诊断效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1.258, P=0.004),后者诊断准确率高;其余各种不同采集时相和不同采集方式的诊断方法之间的诊断一致性一般或较差(Kappa值为0.135~0.679)。 结论:早期平面显像诊断ATTR-CA存在误诊现象,早期断层显像、延迟断层显像、延迟平面显像对ATTR-CA的诊断准确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99Tc m-DTPA肾动态显像Gates法测定心脏移植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准确性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 99Tc m-二乙撑三胺五乙酸(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Gates法)检测心脏移植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准确性。 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阜外医院拟行心脏移植手术的终末期心力衰竭的34例患者[男30例、女4例,年龄(45±14)岁)]为心脏移植组,另选择41例心功能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9例、女22例,年龄(50±17)岁],均行Gates法和双血浆法(DPSM)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分别为gGFR和dGFR。以DPSM为标准,验证Gates法的准确性。17例心脏移植组患者术后重复行Gates法及DPSM,依据Gates法测得的分肾比值估算DPSM测定的左右分肾GFR(dGFRL与dGFRR)。采用Pearson相关和配对 t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心脏移植组的gGFR高于dGFR[(66.49±15.66)与(49.16±13.24) ml·min -1·1.73 m -2; t=6.728, P<0.01],两者呈中等相关( r=0.467, P<0.01);对照组gGFR与dGFR无明显差异 [(65.35±26.28)与(62.22±21.37) ml·min -1·1.73 m -2; t=1.268, P=0.212],两者呈强相关( r=0.799, P<0.01);2组相关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44, P<0.05)。患者心脏移植术后肌酐水平呈下降趋势,而DPSM对应的dGFR、dGFRL、dGFRR均呈上升趋势,提示术后较术前肾功能改善。 结论:99Tc m-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Gates法)测定心脏移植患者GFR的准确性欠佳;DPSM结合Gates法的GFR联合测定方案可提供总体GFR并准确估算分肾GFR,或可作为可靠的心脏移植手术肾功能动态监测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SPECT/CT融合显像在肿瘤患者骨盆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 99Tc 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 SPECT/CT融合显像对肿瘤患者骨盆转移病灶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至12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且临床疑似有骨转移的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7例、女性71例,年龄29~86(48.8±14.5)岁。将患者分为原发盆腔肿瘤组(63例)和非原发盆腔肿瘤组(85例)。所有患者在首次行SPECT全身平面骨显像后,对骨盆的异常浓聚灶行SPECT/CT融合显像。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和(或)影像学检查(SPECT、CT、SPECT/CT、MRI)随访6个月至1年,通过随访结果,比较SPECT平面骨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符合率、准确率和阳性预测值。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多个影像学检查的阳性预测值。 结果:SPECT平面骨显像共检出309个代谢增高病灶,其中239个与随访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77.3%(239/309),诊断骨转移的准确率为92.9%(208/224),诊断良性病变的准确率为77.3%(34/44)。SPECT/CT融合显像共检出367个代谢增高病灶,其中349个与随访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95.1%(349/367),诊断骨转移的准确率为98.4%(299/304),诊断良性病变的准确率为87.7%(50/57)。SPECT平面骨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在诊断符合率、骨转移的诊断准确率、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0.595、28.795、4.546,均 P<0.01)。SPECT/CT融合显像在骨盆病变中检出的病灶数多于SPECT平面骨显像,原发盆腔肿瘤组检出病灶数多于非原发盆腔肿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7.385, P=0.036)。各种影像学检查的阳性预测值以SPECT/CT最高(84%,52/62),其余依次为SPECT(79%,48/61)、MRI(76%,47/62)和CT(65%,39/60),其阳性预测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492, P=0.003)。 结论:与SPECT平面骨显像相比, 99Tc m-MDP SPECT/CT可以提高肿瘤患者骨盆转移灶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和原发性盆腔肿瘤骨转移灶的检出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TSPO靶向分子探针CB86-DTPA-Gd的制备及类风湿关节炎模型MRI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制备相对分子质量1.8×10 4转位蛋白(TSPO)靶向分子探针2-(8-氨基-2-(4-氯苯基)咪唑[1,2-a]吡啶-3-基)- N, N-二丙基乙酰胺(CB86)-二乙撑三胺五乙酸(DTPA)-Gd,探究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的MRI效果。 方法:通过偶联双功能螯合剂制备CB86-DTPA,再与Gd螯合获得MRI靶向造影剂CB86-DTPA-Gd,测定其细胞毒性、MR弛豫率和体外稳定性。采用弗氏佐剂建立小鼠右踝RA模型,进行生物分布研究及MRI,以右踝关节炎性反应部位及其周围正常组织作为感兴趣区(ROI)计算信噪比(SNR)。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CB86-DTPA-Gd的MR纵向弛豫率 r1为11.05 mmol·L -1·s -1。在Gd 3+最大浓度(20 μmol/L)时,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的存活率均大于90%。室温下,CB86-DTPA-Gd在人血清和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7.4)中的稳定性良好。体内生物分布研究表明,CB86-DTPA-Gd具有较好的炎性反应靶向性,注射后120 min踝关节炎性反应部位摄取仍达(2.33±0.29)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MicroMRI结果显示,右踝关节炎性反应部位在注射CB86-DTPA-Gd和Gd-DTPA后均表现为明显强化,CB86-DTPA-Gd组SNR最高可达23.21±1.44,最大强化时间为注射后90 min,且各时间点均能被CB86-DTPA所抑制( t值:6.083~12.451,均 P<0.05),而Gd-DTPA组强化时间为注射后30 min,SNR为16.12±1.24。 结论:CB86-DTPA-Gd显示了良好的巨噬细胞靶向性,在关节炎性反应部位有良好的摄取,有望成为一种用于外周炎性反应显像的新型MRI分子探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三相骨显像联合SPECT/CT鉴别假体周围感染与假体松动的增益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三相骨显像联合SPECT/CT较三相骨显像鉴别假体周围感染与假体松动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9年11月行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疑似假体周围感染与假体松动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行三相骨显像联合SPECT/CT的70例患者[男27例、女43例,年龄(69.5±10.5)岁]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以术中所见或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标准,评价三相骨显像及三相骨显像联合SPECT/CT在假体周围感染与假体松动中的诊断价值。采用 χ2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70例患者中,确诊假体周围感染34例(48.6%,34/70),假体松动36例(51.4%,36/70)。三相骨显像诊断假体周围感染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32/34)、77.8%(28/36)、85.7%(60/70)、80.0%(32/40)和93.3%(28/30);联合SPECT/CT后的诊断效能分别为94.1%(32/34)、94.4%(34/36)、94.3%(66/70)、94.1%(32/34)、94.4%(34/36);特异性及准确性有明显提高( χ2值:4.167和4.167,均 P=0.031)。 结论:三相骨显像联合SPECT/CT对假体周围感染与假体松动的诊断具有增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骨外软组织肿瘤摄取 99Tc m-MDP的特点与肿瘤组织病理学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肿瘤患儿骨显像中骨外软组织肿瘤摄取 99Tc 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的特点,以及其与肿瘤组织病理学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和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行骨显像的33例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患儿21例、女患儿12例,年龄3个月~10岁。根据病理学结果将肿瘤类型分为母细胞瘤、间叶组织肿瘤和生殖细胞肿瘤3大类。根据骨显像等影像学结果,将骨外软组织肿瘤的最高放射性浓聚程度从低到高分为"+"、"++"和"+++",分析骨显像的特点及其与肿瘤病理学的关系。软组织肿瘤摄取 99Tc m-MDP的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illis H秩和检验。 结果:33例患儿中母细胞瘤26例(78.8%,包括神经母细胞瘤15例、肾母细胞瘤6例、肝母细胞瘤4例和胰母细胞瘤1例)、间叶组织肿瘤5例(15.2%,包括骨肉瘤肺转移灶3例、恶性肾外横纹肌样瘤1例和左大腿脉管瘤1例)和生殖细胞肿瘤2例(6.0%),软组织肿瘤的3种类型摄取 99Tc m-MDP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1.993, P=0.369)。所有患儿骨外软组织肿瘤骨显像内部特点为钙化、坏死和其他特点(含有骨化基质或实性肿块无明显坏死及钙化),摄取 99Tc m-MDP为"+"的6例(6/33,18.2%)、"++"的11例(11/33,33.3%)和"+++"的16例(16/33,48.5%),肿瘤内钙化伴坏死、钙化、坏死和其他原因引起的 99Tc m-MDP摄取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 2.313, P=0.315)。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摄取 99Tc m-MDP为"+"的6例(18.2%,包括母细胞瘤5例、间叶组织肿瘤1例)、"++"的11例(33.3%,包括母细胞瘤9例、间叶组织肿瘤2例)和"+++"的16例(48.5%,包括母细胞瘤12例、间叶组织肿瘤2例、生殖细胞肿瘤2例)。 结论:骨显像时患儿骨外软组织肿瘤摄取 99Tc m-MDP多提示为恶性肿瘤,以神经母细胞瘤最常见,其程度与组织病理学分类无明显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99Tc m-PYP SPECT/CT显像对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心脏淀粉样变诊断效能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 99Tc m-焦膦酸盐(PYP)SPECT/CT显像诊断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心脏淀粉样变(ATTR-CA)的研究行Meta分析,探究视觉评分、心脏/对侧肺(H/CL)比值对ATTR-CA的诊断效能。 方法:于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数据库检索2023年8月20日前发表的 99Tc m-PYP SPECT/CT显像诊断ATTR-CA的相关研究,筛选文献并提取反映诊断效能的指标(灵敏度、特异性),绘制森林图,行亚组分析探讨异质性。 结果:共检索文献160篇,纳入11篇,纳入研究患者1 802例,其中605例被诊断为ATTR-CA。分析视觉评分时,纳入全部文献11篇,整合后其诊断ATTR-CA的灵敏度为0.95(95% CI:0.91~0.97),特异性为0.95(95% CI:0.90~0.98);分析H/CL比值时,纳入文献10篇,患者1 611例,整合后其诊断ATTR-CA的灵敏度为0.93(95% CI:0.82~0.98),特异性为0.99(95% CI:0.90~1.00)。亚组分析显示确诊标准不统一是研究异质性的主要来源。 结论:99Tc m-PYP SPECT/CT显像对ATTR-CA的诊断效能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胸部肿瘤放疗后椎体对 99Tc m-MDP的摄取表现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行胸部肿瘤放疗后全身骨显像所示椎体对 99Tc 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 )的摄取变化及其与临床放疗参数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山东省肿瘤医院进行胸部肿瘤放疗前后行全身骨显像的110例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48例,年龄(58.2±11.9)岁]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病史、肿瘤因素及放疗计划等,通过半定量分析将骨扫描所示结果分为椎体摄取正常组和椎体摄取异常组。按照放疗前后骨显像时间间隔进行分组:60~120 d组(23例)、121~180 d组(30例)、181~240 d组(27例)、241~365 d组(30例)。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椎体对 99Tc m-MDP摄取的改变及其与临床放疗因素的相关性;计算(T/N 前)-(T/N 后)/(T/N 前)(T为靶区受照中心3个完整椎体的 99Tc m-MDP摄取值,N为靶区外3个正常椎体的 99Tc m-MDP摄取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椎体对 99Tc m-MDP摄取变化率的最佳诊断阈值。 结果:110例患者中,48例(43.6%)出现椎体局部对 99Tc m-MDP摄取减低,出现摄取异常的椎体受照剂量为1039.5~ 4488.7(2139.5±839.8)cGy,放疗前后骨显像时间间隔最短为61 d,最长为326 d,中位时间为160 d;余62例(56.4%)患者椎体对 99Tc m-MDP摄取未见异常。椎体 99Tc m-MDP摄取减低程度与总放疗剂量( χ2=4.401, P =0.036)、放疗次数( χ2=2.241, P =0.027)、椎体受照剂量( χ2=5.913 , P=0.015)及放疗前后骨显像时间间隔( χ2=12.542 , P=0.013 )有统计学相关性,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单次放疗剂量、计划靶体积、计划靶体积剂量、椎体受照体积及放疗靶区中心至椎体中心的距离无统计学相关性;放疗前后骨显像时间间隔的组间比较发现,60~120 d、120~ 180 d组分别与181~240 d、241~365 d组相比,椎体对 99Tc m-MDP的摄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3.850~15.429,均 P<0.05 ),时间间隔<180 d出现椎体 99Tc m-MDP摄取异常的患者较多,占总摄取异常组的66.7%(32/48)。半定量分析评估椎体对 99Tc m-MDP摄取异常的灵敏度为74.6%,特异度为82.9%。ROC曲线下面积为0.934,椎体 99Tc m-MDP摄取异常的最佳诊断阈值为0.161。 结论:放疗后行骨显像的时间越早,椎体损伤的检出率越高;椎体摄取 99Tc m-MDP的改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椎体放射性损伤的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