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ch1信号对儿童急性B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Foxp3组蛋白乙酰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Notch1信号对儿童急性B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Foxp3基因组蛋白乙酰化的影响及其在调节性T细胞(Treg)异常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初诊治疗前的急性BCP-ALL患儿38例,同年龄健康对照儿童15例,分别取血备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 +CD25 hiFoxp3 + Treg细胞比例及Foxp3、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lucocorticoid-induced tumor necrosis factorreceptor,GITR)、CD39、Notch1蛋白表达水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CD4 +T细胞Foxp3基因启动子组蛋白H4乙酰化(H4Ac)及与Notch1受体胞内结合域(Notch1 intracellular domain,NICD1)、p300的结合水平;real-time PCR分析CD4 +T细胞Foxp3、早老素1(presenilin 1,PSEN1)、主导控制样蛋白1(mastermind-like 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 1,MAML1)、SKI交互蛋白(SKI-interacting protein,SKIP)、F-Box和WD40蛋白7(F-box and WD40 domain protein 7,FBXW7)、糖原合成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beta,GSK3β)、含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IKAROS)等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浆中IL-10和TGF-β浓度。 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BCP-ALL患儿外周血CD4 +CD25 hiFoxp3 +Treg细胞比例、分化及功能相关分子(Foxp3、CTLA4、GITR、CD39)表达水平和血浆IL-10、TGF-β浓度显著增高( P<0.05)。(2)BCP-ALL患者Foxp3基因启动子H4Ac及与NICD1、p300的结合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且与NICD1、p300的结合水平和Foxp3转录呈正相关( r=0.58和0.46, P<0.05)。经竞争性抑制后,BCP-ALL患儿前3项指标均低于未处理组( P<0.05);对照组Foxp3基因启动子与NICD1结合水平显著降低( P<0.05),而另2项指标与未处理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与对照组比较,BCP-ALL患儿CD4 + T细胞Notch1、PSEN1、MAML1、SKI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0.05),负性调节因子FBXW7表达明显降低( P<0.05),GSK3β、IKAROS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FBXW7表达低下所致Notch1信号过度活化可能是导致BCP-ALL患儿Foxp3基因启动子H4Ac及Treg异常的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甘蓝型油菜BnTTG1-1基因的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AtTTG1作为WD40重复转录因子存在于细胞核中,对表皮毛形成、花青素合成和储藏物质积累等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该研究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品种秦优7号中克隆获得了BnTTG1-1基因的全长CDS序列,对其进行了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叶片细胞的亚细胞定位研究,检测了BnTTG1-1在油菜(B.campestris)中的时空表达模式,并比较分析了BnTTG1-1对多个生物学过程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BnTTG1-1定位于烟草叶片细胞的细胞核中,推测其作为转录因子发挥调节作用.Bn TTG 1-1广泛存在于油菜营养组织和发育的种子中.在突变体ttg1-13背景下,异源表达BnTTG1-1基因能够完全恢复该突变体的多个表型,如无表皮毛形成和花青素合成、种皮呈黄色、种子脂肪酸和储藏蛋白含量高以及在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态建成过程中对高葡萄糖和高盐胁迫耐受力差等.由此可知,甘蓝型油菜BnTTG1-1与拟南芥AtTTG1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生物学过程中具有类似的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与调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花青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色素,在植物抗逆和预防人类慢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花青素生物合成过程在模式植物中的研究较为清晰,其过程主要受多种结构基因编码的酶类及转录调控因子(MYB、bHLH和WD40蛋白)控制.此外,LBD基因家族中的LBD37、LBD38和LBD39基因对花青素的生物合成起负调控作用,micro RNA和环境因子对花青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也起到了调控作用.同时,茉莉酸、赤霉素和脱落酸等植物激素也参与了花青素的生物合成调控过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植物花青素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揭示花青素合成途径的分子调控机制在不同种植物中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该文对植物花青素的合成途径、相关酶和各种调控因子进行了综述,并概述了植物花青素合成代谢中基因突变与花色变异的关系,旨在为今后深入研究花青素的分子调控机制,解析其遗传规律以及利用基因工程开展作物遗传改良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紫背天葵MBW相关调控因子转录组测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获取紫背天葵(Cynura bicolor)花青素合成相关转录调控因子MBW家族基因,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全转录功能基因组测序后组装,再通过Pfam、SwissProt和Nr数据库搜索,共获得138个MBW相关Unigene,分别有42个MYB、67个bHLH、15个bHLH-MYB和14个WD40,其中目前已报道与花青素合成代谢相关的MYB、bHLH、bHLH-MYB和WD40分别为11、33、6和3个.这为进一步研究紫背天葵花青素合成的调控机理和相关基因克隆等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硝酸银对‘凤丹’牡丹愈伤组织褐变过程中酚类物质合成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凤丹’牡丹的组培苗为材料,在含有0-5.0 mg/L硝酸银的基础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后,通过测量总酚含量、单体酚种类及其含量的变化和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确定不同浓度的硝酸银对抑制愈伤组织褐化的作用.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加入硝酸银能够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明显降低愈伤组织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进而减轻植物组织褐变程度,其中2.0 mg/L的综合效果最好;硝酸银对组培苗褐变过程中产生影响的单体酚有绿原酸、芦丁、香豆酸、对香豆酸、表儿茶素、二氢槲皮素;硝酸银处理后的的愈伤组织中,转录因子MYB2、WD40-1、WD40-2与结构基因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黄烷酮醇还原酶(DFR)、查耳酮合酶(CHS)、查尔酮异构酶(CHI)、3-二氢黄酮羟化酶(F3H)、黄酮醇3'-羟化酶(F3'H)的表达量与褐变等级和总酚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核桃WD40转录因子JrATG18a基因的克隆及逆境响应
编辑人员丨2023/8/6
WD40转录因子在植物逆境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克隆获得核桃的一条WD40家族的自噬相关蛋白(Autophagy-related protein) 18a基因(JrATG18a),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技术,分析不同非生物及植物激素处理下JrATG18a基因的表达规律,预测JrATG18a的基本生物功能.结果显示,JrATG18a的开放阅读框(ORF)为1371 bp,编码蛋白含45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0.746 kD,理论等电点为5.97与草莓、苹果、碧桃等具有较近的进化关系 其启动子含有热激响应(HSE)、低温胁迫(LTR)、水杨酸(SA)响应等相关元件 表达分析发现JrATG18a基因在热、寒、旱、SA、茉莉酸甲酯(MeJA)、脱落酸(ABA)处理下能被不同程度的诱导,且体现出根和叶的表达差异这些结果表明,JrA TG18a基因能响应逆境参与核桃适应不良环境,可作为核桃抗逆分子育种的重要候选基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RbAP48与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蛋白48(Retinoblastoma associated protein 48,RbAP48)是一种新型肿瘤特异性蛋白,属于WD-40蛋白家族成员,作为一种Rb结合蛋白,是从不同染色质组装、装配及核小体修饰复合物(包括组蛋白乙酰化酶HDACs)分离出来的第一个被鉴定的高峰度蛋白,在Rb/E2F信号传导通路中起转录抑制作用.研究证实,RbAP48通过HDAC1靶向作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从而结合形成Rb·HDAC1·RbAP48三聚复合体,该复合物在G1期定位于E2F上,抑制该调节因子转录.RbAP48在肺癌、宫颈癌、甲状腺癌、急性髓系白血病、乳腺癌、胃癌和原发性肝癌等恶性肿瘤中均表达异常,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因此,进一步了解RbAP48的作用及在不同种类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对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花青素转录因子调控机制及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花青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重要的类黄酮化合物,在植物生长发育和人类营养保健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花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已经解析得比较清楚,但花青素的代谢调控网络还在不断完善.调控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转录因子主要包括MYB、bHLH和WD40三大类,这些转录因子通过激活或抑制CHS、ANS和DFR等花青素途径关键结构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决定花青素积累的部位与水平.该文结合国内外花青素生物合成与转录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花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归纳总结了模式植物中花青素代谢调控的分子机理,尤其是MYB、bHLH和WD40三类主要转录因子的调控机理,以及这些转录因子在观赏植物和水果等经济作物花青素代谢工程中的应用.该文将为系统阐明花青素的转录调控机制和利用代谢工程改良花青素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种子有刺毛与无刺毛胡萝卜转录因子DcTTG1的分离及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胡萝卜种子中刺毛严重影响胡萝卜播种质量.在胡萝卜播种前需要将种子上的刺毛用机械或者人工方法去除.转录因子TTG1(TRANSPARENT TESTA GLABRA 1)是调节植物刺毛发育的主要因子之一,而在胡萝卜中未有研究报道.本研究报道一种从武汉洪山区野生胡萝卜(武野)中,筛选到植株、茎叶及种子均无毛的材料(命名为:武野-无毛),并对其毛发育调节转录因子DcTTG1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武野和武野-无毛材料的DcTTG1长度均为1011 bp,均可编码336个氨基酸残基.两个材料的DcTTG1序列上有3个位置不同,导致其推导的氨基酸有3个位点不同.两个材料DcTTG1蛋白序列,均含有4个WD-40基序.以拟南芥为外群,进化分析上胡萝卜的DcTTG1与其他伞形科的TTG1处在同一分枝上,其他科植物的TTG1也处在同一分枝上.表达分析表明,DcTTG1在武野材料中的茎、叶及授粉5d的花,表达量显著高于武野-无毛,但在未授粉花及形成的种子(授粉20 d)不存在显著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FBXW7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NSCLC治疗耐药严重影响了预后,研究NSCLC治疗耐药的分子机制非常必要.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能够通过选择性降解短期蛋白调节细胞内重要过程,如周期调控、转录调控、信号转导、凋亡和分化等,其表达的异常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F-box家族蛋白是UPS的重要组成部分,而F框/WD-40域蛋白7(F-box and WD-40 domain protein 7,FBXW7)是F-box家族蛋白中研究的经典蛋白之一.研究表明FBXW7与NSCLC耐药有关,主要机制是FBXW7突变减少其下游蛋白的泛素化降解,导致NSCLC患者药物治疗耐药,其下游蛋白包括Snail蛋白、骨髓细胞白血病因子1(myeloid cell leukemia sequence 1,MCL-1)、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卷曲螺旋结构域6(coiled-coil-domain containing6,CCDC6).雷帕霉素、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MS-275及冬凌草素对治疗耐药的FBXW7突变的NSCLC患者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