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mogram模型预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并发感染风险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构建预测剖宫产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患者并发感染风险Nomogram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222例行剖宫产PPH患者,根据是否感染分为剖宫产PPH感染患者(感染组,111例)和剖宫产PPH未感染患者(未感染组,111例).统计两组临床资料、不同时间点血常规指标[白细胞、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分析血常规指标与患者并发感染的相关性;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患者并发感染风险的Nomogram模型.风险能力指数(C-index)、ROC曲线、校正曲线对该模型进行检验与评价.结果 感染组年龄≥35岁、前置胎盘、胎膜早破患者占比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分娩后1 d、分娩后3 d白细胞、CRP、中性粒细胞高于分娩前,且高于未感染组(P<0.05);分娩后1 d、分娩后3 d白细胞、CRP、中性粒细胞与患者并发感染呈正相关(P<0.05),其中分娩后1 d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分娩后3 d的CRP与患者并发感染的相关性更强.Lasso-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前置胎盘、胎膜早破、分娩后1 d白细胞、分娩后1 d中性粒细胞、分娩后3 d的CRP与剖宫产PPH患者并发感染显著相关(P<0.05);基于以上因素构建预测患者并发感染风险的Nomogram模型,C-index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区分度,ROC曲线显示灵敏度为91.89%,特异度为81.98%,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良好.结论 剖宫产PPH患者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前置胎盘、胎膜早破、分娩后1 d白细胞、分娩后1 d中性粒细胞、分娩后3 d的CRP,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并发感染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和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MDM2通过p53/Bcl-2/Bax轴调控H2O2诱导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索H2O2诱导的氧化损伤时MDM2的功能及与p53的关系.方法 使用0.5 mmol/L H2O2建立MLE-12 HALI细胞模型,分为:健康对照组、H2O2损伤组、H2O2+MDM2 overexpressed组、H2O2+MDM2-shRNA组.通过腺病毒载体感染MLE-12细胞过表达、沉默MDM2;采用免疫共沉淀(Co-IP)分析MDM2与p53的相互作用;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ALI建模后MDM2、p53、Bcl-2、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通过转录组测序后发现p53信号通路与HALI密切相关.与正常组相比,H2O2损伤组MDM2表达较低(P<0.05);与H2O2损伤组相比,MDM2过表达后MLE-12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p53、Bax、cleaved caspase-3 蛋白表达水平下降,MDM2、Bcl-2 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H2O2损伤组相比,当MDM2沉默时,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p53、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上调,MDM2、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5).Co-IP实验显示MDM2与p53蛋白结合.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MDM2可通过p53/Bcl-2/Bax轴抑制MLE-12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对HALI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农杆菌介导的猪苓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猪苓菌核栽培中种苓质量不稳定是影响猪苓菌核品质和产量的关键问题,该文拟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猪苓遗传转化体系进行研究,为通过分子育种从而获得优质种苓提供技术保障.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探究抗生素浓度、菌株类型、菌液浓度、受体材料、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和筛选条件对猪苓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利用潮霉素抗性标记基因、特异引物PCR以及荧光检测方法筛选并检测转化子.结果表明,根癌农杆菌GV3101菌株可对猪苓菌丝进行遗传转化,菌液浓度A600nm=0.6,受体材料猪苓菌丝,侵染30 min,共培养3 d为最佳侵染条件;9 μg·mL-1潮霉素初筛和13 μg·mL-1潮霉素复筛两步筛选法为最优筛选条件.经潮霉素抗性筛选、特异引物PCR检测和荧光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eGFP已转入猪苓菌丝内整合到基因组中并成功表达,在最优条件下,转化率可达到2.3%,遗传转化周期从大于90 d缩短到小于60 d.该研究建立并优化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猪苓菌丝遗传转化体系,为解析猪苓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及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疱疹病毒合并感染的流行现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PLWH)的主要发病及死亡原因是机会性感染.全球现存活的PLWH中,约6.2% 的病例合并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而几乎所有病例至少合并感染了1种人类疱疹病毒(human herpesvirus,HHV).因全球检测和治疗覆盖率不足,且受社会经济不平等、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和政策限制等的严重影响,HIV的机会性感染已成为全球艾滋病领域最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HIV/HCV及HIV/HHVs合并感染的流行现状,并总结了相应的防控策略,以期为防控HIV的机会性感染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某基层医院与三甲儿童医院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谱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比较分级诊疗下某基层医院和三甲儿童医院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谱差异.方法 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北京某基层医院及某三甲儿童医院临床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呼吸道标本,采用多重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与毛细电泳联用技术检测13种呼吸道病原,统计学方法分析两家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病原谱差异.结果 基层医院纳入患儿112例,男女比例为1∶1,呼吸道病原总阳性检出率为71.43%(80/112),单种病原感染72例(64.29%,72/112),混合感染8例(7.14%,8/112,均为2种病原);三甲儿童医院纳入患儿115例,男女比例1.02∶1,呼吸道病原总阳性检出率为70.43%(81/115),单种病原感染66例(57.39%,66/115),混合感染15例(包括2种病原感染12例,10.43%,12/115;3种病原感染3例,2.61%,3/115).0~3岁婴幼儿中,基层医院与三甲儿童医院HMPV阳性检出率(52.9%,9/17;5.3%,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10,P<0.05);三甲儿童医院儿童RSV阳性检出率(44.0%,33/75)高于基层医院(23.5%,4/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15,P>0.05).4~15岁儿童中,基层医院Flu B阳性检出率为31.58%(30/95),三甲儿童医院为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6,P<0.05);三甲儿童医院MP阳性检出率为37.5%(15/40),基层医院未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8,P<0.05).结论 2021-2022年冬春季节北京某基层医院与三甲儿童医院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谱构成存在差异,各年龄段病原谱分布也不同,提示分级诊疗以及基层医院开展核酸检测的必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自分泌运动因子/溶血磷脂酸信号损伤对糖稳态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通过自分泌运动因子(ATX)/溶血磷脂酸(LPA)信号对糖稳态的损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数据库分析HBV对ATX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HBV细胞株HepG2215、稳定表达HBV反式调节蛋白HBx和PreS2的HBx-HepG2和PreS2-HepG2细胞、对照组HepG2细胞的ATX蛋白表达水平.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HBx和PreS2对ATX启动子作用.构建稳定表达HBx和Pre-S2的小鼠分泌胰岛素细胞HBx-NIT、PreS2-NIT,检测两者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利用rAAV8-1.3HBV经尾静脉注射C57BL/6小鼠复制HBV小鼠模型,NC为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的C57BL/6小鼠.小鼠按2 g/kg腹腔注射葡萄糖进行糖耐量试验(GTT).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血糖分析仪分别检测小鼠血清LPA、血清胰岛素和血糖浓度.结果 HepG2215细胞ATX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HepG2(P<0.05).PreS2与ATX启动子共转染组萤光素酶活性高于ATX启动子转染组(P<0.05),HBX与ATX启动子共转染组的萤光素酶活性高于ATX启动子转染组(P<0.05).HBx-HepG2细胞ATX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HepG2细胞(P<0.05),PreS2-HepG2细胞高于HepG2细胞(P<0.05).添加不同浓度LPA后NIT细胞胰岛素分泌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 μmol/L LPA相对表达量与胰岛素分泌呈负相关(r=-0.990,P<0.05).HBx-NIT细胞添加Ki16425前的胰岛素水平低于NIT细胞(P<0.05),PreS2-NIT细胞低于NIT细胞(P<0.05).NIT、HBx-NIT和PreS2-NIT细胞添加Ki16425后的胰岛素水平较添加前高(P<0.05).实验组血清LPA相对表达量、平均空腹血糖浓度、注射葡萄糖后的60、120 min平均血糖浓度和血糖浓度曲线下面积(AUC)平均值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注射葡萄糖后15 min血清胰岛素浓度、血清胰岛素水平的AUC值较对照组低(P<0.05).用HBV小鼠GTT血糖AUC绘制的ROC曲线显示,曲线面积为 0.770(95%CI:0.556,0.984),特异性为 60.00%(95%CI:0.122,0.738),敏感性为 90.00%(95%CI:0.555,0.998).用HBV小鼠空腹血糖浓度绘制的ROC曲线显示,曲线面积为0.865(95%CI:0.703,1.027),特异性为80.00%(95%CI:0.444,0.975),敏感性为60.00%(95%CI:0.262,0.878).实验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均小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HBV反式调节蛋白HBx和Pre-S2上调ATX的表达,增强ATX/LPA信号,导致胰岛素分泌抑制,糖耐量异常,糖稳态受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肺炎支原体耐药基因和13种病原检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炎支原体(MP)耐药基因和13种呼吸道病原的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0例MPP患儿的BALF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P核酸及其耐药基因,采用多重PCR核酸检测技术测定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H 1N 1、甲型流感病毒H 3N 2、乙型流感病毒、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人博卡病毒、人鼻病毒、肺炎衣原体、人偏肺病毒、MP、人冠状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采用 χ2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100例BALF标本,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P及耐药基因,83例(83.00%)MP阳性,其中78例(93.98%)耐药,均为23S rRNA结构域V区A2063G的点突变。多重PCR法检测13种呼吸道病原,89例(89.00%)阳性。79例(79.00%)检测到MP,其中74例(74.00%)仅检出MP,5例(5.00%)同时检出MP合并其他病原。10例(10.00%)检测出其他病原。0~4岁组病毒检出率高于>4~6岁组( P=0.042)和>6岁组( 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MPP患儿的BALF标本绝大部分可检测到MP,耐药现象严重,以A2063G的点突变为主。少数BALF标本中可检测到其他呼吸道病原和2种或3种病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性病相关门诊女性就诊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深圳市性病相关门诊女性就诊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开展相关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招募2018年4月15日至5月16日深圳市22家医疗机构的5 742名女性就诊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同时采集尿液样本进行CT和淋球菌检测。结果:共调查5 742名女性就诊者,生殖道CT阳性率为8.3%(474例),淋球菌感染阳性率0.8%(4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8~24岁( aOR=2.08,95% CI:1.34~3.25)、25~30岁( aOR=1.85,95% CI:1.25~2.73)、单身(包括未婚、离异及丧偶)( aOR=1.84,95% CI:1.40~2.4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aOR=1.58,95% CI:1.17~2.15)、对CT感染不了解( aOR=1.76,95% CI:1.22~2.54)、淋球菌感染阳性( aOR=7.37,95% CI:3.73~14.56)为女性就诊者CT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深圳市女性就诊者的CT感染率普遍较高,且与部分社会人口学因素相关。18~30岁、单身、文化程度偏低、对CT认知偏少以及合并淋球菌感染是深圳市性病相关门诊女性就诊者CT感染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糖尿病足合并慢性难治性创面手术方式的选择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析在治疗糖尿病足合并慢性难治性创面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2020年1月-2021年6月,顺德和平外科医院手外科收治糖尿病足合并难治性创面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51~86岁,平均65岁,所有患者均为Ⅱ型糖尿病,糖尿病病史5~22年,入院时平均血糖15.6 mmol/L。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修复19例,血管旁路转流术2例,截肢2例。术后所有患者均规律化门诊随访。结果:随访时间8~30个月,平均12个月。19例接受皮瓣修复患者末次随访时供区、受区愈合良好,无感染及皮瓣坏死发生,创面无复发。2例接受血管旁路转流术患者术后静息痛缓解明显,术后经过换药对症治疗后创面愈合良好,末次随访创面无复发。接受保肢治疗患者末次随访时足部功能Maryland评分平均84分,其中优2例,良19例。2例截肢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末次随访时创面愈合良好。结论:糖尿病足合并慢性难治性创面患者因高龄、合并内科疾病较多、创面复杂等因素,治疗较为复杂,大部分患者应用游离皮瓣修复创面或者血管旁路转流手术均能达到较好的预后,针对感染平面较高及干性坏疽患者建议慎重保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当前国内季节性流感疫苗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同时接种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呼吸道疾病。老年人、婴幼儿和患有基础疾病人群,出现严重临床症状和并发症的风险更高。新型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的共同感染和流行可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和康复复杂化。季节性流感疫苗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在目标人群、接种时间、接种单位都有重叠,虽然目前流感疫苗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同时接种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的相关研究证据不足,但世界卫生组织和一些国家已建议流感灭活疫苗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同时接种。本文汇总了国内外两种疫苗同时接种的政策和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以期为季节性流感疫苗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接种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