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4 | 下载18

目的 研究单次间歇性θ脉冲刺激对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听觉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与振幅的影响.方法 2020年7~11月在深圳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附属社区招募40例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真刺激组(n=20)和假刺激组(n=20).干预前,每位患者先接受听觉诱发事件P300测试并同步记录脑电图,再用单脉冲测量静息运动阈值,以80%阈值的强度进行真或假间歇性θ脉冲刺激.真刺激组刺激部位为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线圈平面与头皮相切呈45°夹角,手柄向后.采用丛间频率5 Hz,丛内频率50 Hz,每10 s刺激2 s,间歇8 s,在每200 ms施加3个50 Hz的脉冲刺激,其中每20 ms发出一次脉冲.总共190 s(600个脉冲),刺激强度为80%静息运动阈值.假刺激组仅将线圈垂直于刺激部位,刺激不穿过颅骨,余参数同真刺激组.所有患者仅接受一次间歇性θ爆发刺激.干预后,所有患者再次进行听觉诱发事件P300测试及同步记录脑电图.分析比较患者干预前后脑电图中P300潜伏期与振幅的变化情况.结果 间歇性θ脉冲刺激干预后,真刺激组顶区(Pz)和中央区(Cz)的P300潜伏期分别与干预前、假刺激组干预后相比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央区(Cz)潜伏期干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次

作者:谢静;王单;袁旭;陈尚杰;王敏

来源:安徽医学 2021 年 42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4 | 下载:18
作者:
谢静;王单;袁旭;陈尚杰;王敏
来源:
安徽医学 2021 年 42卷 4期
标签:
间歇性θ脉冲刺激 2型糖尿病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脑电图 听觉诱发电位P300
目的 研究单次间歇性θ脉冲刺激对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听觉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与振幅的影响.方法 2020年7~11月在深圳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附属社区招募40例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真刺激组(n=20)和假刺激组(n=20).干预前,每位患者先接受听觉诱发事件P300测试并同步记录脑电图,再用单脉冲测量静息运动阈值,以80%阈值的强度进行真或假间歇性θ脉冲刺激.真刺激组刺激部位为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线圈平面与头皮相切呈45°夹角,手柄向后.采用丛间频率5 Hz,丛内频率50 Hz,每10 s刺激2 s,间歇8 s,在每200 ms施加3个50 Hz的脉冲刺激,其中每20 ms发出一次脉冲.总共190 s(600个脉冲),刺激强度为80%静息运动阈值.假刺激组仅将线圈垂直于刺激部位,刺激不穿过颅骨,余参数同真刺激组.所有患者仅接受一次间歇性θ爆发刺激.干预后,所有患者再次进行听觉诱发事件P300测试及同步记录脑电图.分析比较患者干预前后脑电图中P300潜伏期与振幅的变化情况.结果 间歇性θ脉冲刺激干预后,真刺激组顶区(Pz)和中央区(Cz)的P300潜伏期分别与干预前、假刺激组干预后相比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央区(Cz)潜伏期干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