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以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肿瘤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为评估指标,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肺鳞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观察组给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后进行GP方案化疗(吉西他滨+顺铂),对照组只接受GP方案化疗.判定两组临床疗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及VEGF水平,并通过统计并发症、毒性反应发生情况评估安全性.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1% (P <0.05),且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临床局部控制率为76.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76% (P <0.05).两组治疗前血清CEA、CA125、CYFRA21-1及VEGF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CA125、CYFRA21-1及VEGF水平下降幅度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血清VEGF与CEA、CA125、CYFRA21-1水平呈正相关(γ=0.33,0.38,0.35,P<0.05).观察组4例(9.52%)出现气胸,经保守治疗后消失或好转,未发现有粒子游走、放射性肺炎发生,观察组、对照组毒性反应发生率均较低(19.04%、2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性1
作者:钟伟
来源: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8 年 25卷 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