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1 | 下载46

目的 通过观察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对帕金森病(PD)小鼠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探讨针刺对多巴胺(DA)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美多巴组、针美组.后4组首先由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PD动物模型,后3组在造模后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存活28 d.采用爬杆法观察小鼠行为学;HE染色观察中脑黑质神经元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丢失程度;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脑内BDNF的表达.结果 3个治疗组小鼠行为学评分均较模型组有明显增高(P<0.05).造模后,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数目较正常组减少(P<0.05),其中针美组多巴胺神经元较美多巴组增多(P<0.05);模型组脑BDNF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针美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特别是再给予美多巴复合治疗可能通过增加脑BDNF的表达,减少PD小鼠黑质DA神经元的缺失,从而达到治疗PD的目的.

作者:冯婧;孙红梅;王媛媛;许红;吴海霞;和欣;高誉珊;张淑静;龚小钢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年 37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1 | 下载:46
作者:
冯婧;孙红梅;王媛媛;许红;吴海霞;和欣;高誉珊;张淑静;龚小钢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年 37卷 1期
标签:
针刺 小鼠 帕金森病 舞蹈震颤控制区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acupuncture mice Parkinson' s disease chorea-tremble controlled zone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目的 通过观察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对帕金森病(PD)小鼠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探讨针刺对多巴胺(DA)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美多巴组、针美组.后4组首先由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PD动物模型,后3组在造模后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存活28 d.采用爬杆法观察小鼠行为学;HE染色观察中脑黑质神经元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丢失程度;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脑内BDNF的表达.结果 3个治疗组小鼠行为学评分均较模型组有明显增高(P<0.05).造模后,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数目较正常组减少(P<0.05),其中针美组多巴胺神经元较美多巴组增多(P<0.05);模型组脑BDNF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针美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特别是再给予美多巴复合治疗可能通过增加脑BDNF的表达,减少PD小鼠黑质DA神经元的缺失,从而达到治疗PD的目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