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6 | 下载0

目的 分析单侧特发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病例特征.方法 总结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214例单侧特发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病例特点.结果单侧特发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Dix-Hallpike试验时的眼震平均潜伏期为(2.02±1.19)s,平均持续时间为(21.3±14.5)s,其眼震平均潜伏期、平均持续时间均无性别、年龄差异.184例(86.0%)患者1~2次Dix-Hallpike试验即可诱发出典型眼震.162例(75.7%)患者在醒后起床时或夜间睡眠翻身时首次发病.51例(23.8%)患者出现反转相眼震.患者痊愈率为88.3%(189/214),有效率为98.1%(210/214).14例(6.5%)患者复位后出现耳石转管现象,67例(31.9%)患者复位后残留头晕或走路不稳症状.210例治疗有效的患者中,1、3、6、12、18个月电话随访时复发率分别为0(0/210,0例失访)、5.7%(12/210,0例失访)、8.7%(18/208,2例失访)、11.8%(23/195,15例失访)、17.4%(31/178,32例失访).结论 单侧特发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首次发病的高发时段为醒后起床时或夜间睡眠翻身时.大部分患者经过Epley法复位治疗后可痊愈,但长期疗效仍需继续随访观察.

作者:陈钢钢;樊辉如;高伟;张春明;郑智英;皇甫辉;于文永;温树信;张芩娜;杨向茹;张海利;王建明;王娜;王斌全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7 年 38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6 | 下载:0
作者:
陈钢钢;樊辉如;高伟;张春明;郑智英;皇甫辉;于文永;温树信;张芩娜;杨向茹;张海利;王建明;王娜;王斌全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7 年 38卷 11期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眼震 耳石转管 残留头晕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nystagmus canal switch residual dizziness
目的 分析单侧特发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病例特征.方法 总结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214例单侧特发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病例特点.结果单侧特发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Dix-Hallpike试验时的眼震平均潜伏期为(2.02±1.19)s,平均持续时间为(21.3±14.5)s,其眼震平均潜伏期、平均持续时间均无性别、年龄差异.184例(86.0%)患者1~2次Dix-Hallpike试验即可诱发出典型眼震.162例(75.7%)患者在醒后起床时或夜间睡眠翻身时首次发病.51例(23.8%)患者出现反转相眼震.患者痊愈率为88.3%(189/214),有效率为98.1%(210/214).14例(6.5%)患者复位后出现耳石转管现象,67例(31.9%)患者复位后残留头晕或走路不稳症状.210例治疗有效的患者中,1、3、6、12、18个月电话随访时复发率分别为0(0/210,0例失访)、5.7%(12/210,0例失访)、8.7%(18/208,2例失访)、11.8%(23/195,15例失访)、17.4%(31/178,32例失访).结论 单侧特发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首次发病的高发时段为醒后起床时或夜间睡眠翻身时.大部分患者经过Epley法复位治疗后可痊愈,但长期疗效仍需继续随访观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