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近视患者双眼不等像症与屈光度、眼轴差异的关系,以及可能造成不等像症的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5-8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门诊进行验光检查的322例近视患者,年龄4~40岁,利用ARK-510A电脑验光仪、Dk-700全自动综合验光仪进行综合验光,光学生物测量仪进行眼轴长度的测量,双眼影像不等检查图进行不等像范围的检查,记录以下参数:性别、年龄、屈光度(球镜、柱镜、等效球镜度)、眼轴长度及双眼不等像范围.采用Spearman秩相关、卡方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不等像与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差异的关系,同时针对不等像症绘制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差值的ROC曲线.结果 共纳入322例(男性159例、女性163例)近视患者,年龄(17.77±7.69)岁,其中不等像症的发生率为15.22%(49例).单因素分析中,取所有近视患者参数差值的绝对值纳入分析,双眼球镜差值(r=0.449,P<0.001)、柱镜差值(r=0.596,P<0.001)、等效球镜差值(r=0.479,P<0.001)及眼轴长度差值(r=0.417,P<0.001)与不等像范围均呈正相关关系.多因素分析发现,柱镜与等效球镜差值对不等像范围的影响更大,回归方程为:Y=0.009-0.626X1(柱镜差值)-0.22X2(等效球镜差值)(F=159.17,P<0.001,调整后的R2=0.496).风险因素分析发现,当双眼球镜相差-2.00 D以上、
作者:刘梦;代诚;李宾中
来源: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2 年 44卷 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