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7 | 下载0

通过对臭蚁亚科7属16种昆虫(凹头臭蚁属philidris因未采集到除模式标本以外的标本,故未包含在其中)线粒体DNA的COⅠ、COⅡ和Cyt b基因部分序列(1 801 bp)进行测定,并从GeneBank下载Leptomyrmex unicolor相应基因片段序列,以江华多刺蚁Polyrhachis jianghuaensis和聚纹双刺猛蚁Diacamma rugosum作外群,重建了中国臭蚁亚科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支持(狡臭蚁属Technomyrmex+(酸臭蚁属Tapinoma+光胸臭蚁属Liometopum)的关系,虹臭蚁属Iridomyrmex+凹臭蚁属Ochetellus为姐妹群,强烈支持臭蚁属Dolichoderus的单系性,8种臭蚁的遗传关系稳定:((((((平背臭蚁D.flatidorsus+黑腹臭蚁D.taprobanae)+(皱头臭蚁D.rugocapitus+费氏臭蚁D.feae)+双疣臭蚁D.thoracicus)+凹头臭蚁D.incisus)+西伯利亚臭蚁D.sibiricus)+毛臭蚁D.pilosus).系统发育树显示细臭蚁属Leptomyrmex在臭蚁亚科进化过程中的分类地位不确定,没有与同族的虹臭蚁属和凹臭蚁属聚在一起,而是与穴臭蚁属Borhriomyrmex聚在一起互为姐妹群,这与传统的形态分类观点不一致,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叶朵朵;周善义;陈志林;陆春文;陈媛

来源:动物分类学报 2013 年 38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7 | 下载:0
作者:
叶朵朵;周善义;陈志林;陆春文;陈媛
来源:
动物分类学报 2013 年 38卷 3期
标签:
分子系统学 臭蚁亚科 膜翅目 蚁科 中国 Molecular phylogeny Dolichoderinae Hymenoptera China.
通过对臭蚁亚科7属16种昆虫(凹头臭蚁属philidris因未采集到除模式标本以外的标本,故未包含在其中)线粒体DNA的COⅠ、COⅡ和Cyt b基因部分序列(1 801 bp)进行测定,并从GeneBank下载Leptomyrmex unicolor相应基因片段序列,以江华多刺蚁Polyrhachis jianghuaensis和聚纹双刺猛蚁Diacamma rugosum作外群,重建了中国臭蚁亚科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支持(狡臭蚁属Technomyrmex+(酸臭蚁属Tapinoma+光胸臭蚁属Liometopum)的关系,虹臭蚁属Iridomyrmex+凹臭蚁属Ochetellus为姐妹群,强烈支持臭蚁属Dolichoderus的单系性,8种臭蚁的遗传关系稳定:((((((平背臭蚁D.flatidorsus+黑腹臭蚁D.taprobanae)+(皱头臭蚁D.rugocapitus+费氏臭蚁D.feae)+双疣臭蚁D.thoracicus)+凹头臭蚁D.incisus)+西伯利亚臭蚁D.sibiricus)+毛臭蚁D.pilosus).系统发育树显示细臭蚁属Leptomyrmex在臭蚁亚科进化过程中的分类地位不确定,没有与同族的虹臭蚁属和凹臭蚁属聚在一起,而是与穴臭蚁属Borhriomyrmex聚在一起互为姐妹群,这与传统的形态分类观点不一致,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