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1 | 下载0

摘要:为了解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精子形成的规律,用透射电镜对其头部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乌梢蛇精子头部形成可分为4个阶段:阶段Ⅰ,前顶体囊泡内的颗粒物质融合形成1个顶体颗粒而发育为顶体囊泡,随着顶体囊泡的增大,在顶体囊泡与核膜之间形成了致密的纤维物质层。阶段Ⅱ,顶体囊泡变扁平,顶体颗粒分散在顶体囊泡内,前后囊泡膜逐渐相互融合,形成帽状顶体囊。阶段Ⅲ,细胞核离开中心位置移向精子细胞的一极,并在其周围开始有微管聚集,远端中心粒与近端中心粒出现,线粒体和内质网等其他细胞器移向精子细胞的另一极。阶段Ⅳ,细胞核周围汇聚大量微管,随着微管围绕细胞核的直径缩小,细胞核伸长为长卵圆形,同时顶体复合体也发育完成。

作者:张蕾;梁刚;周艳妮;任耀辉

来源:动物学杂志 2011 年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1 | 下载:0
作者:
张蕾;梁刚;周艳妮;任耀辉
来源:
动物学杂志 2011 年 5期
标签:
乌梢蛇 精子头部 精子形成 超微结构
摘要:为了解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精子形成的规律,用透射电镜对其头部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乌梢蛇精子头部形成可分为4个阶段:阶段Ⅰ,前顶体囊泡内的颗粒物质融合形成1个顶体颗粒而发育为顶体囊泡,随着顶体囊泡的增大,在顶体囊泡与核膜之间形成了致密的纤维物质层。阶段Ⅱ,顶体囊泡变扁平,顶体颗粒分散在顶体囊泡内,前后囊泡膜逐渐相互融合,形成帽状顶体囊。阶段Ⅲ,细胞核离开中心位置移向精子细胞的一极,并在其周围开始有微管聚集,远端中心粒与近端中心粒出现,线粒体和内质网等其他细胞器移向精子细胞的另一极。阶段Ⅳ,细胞核周围汇聚大量微管,随着微管围绕细胞核的直径缩小,细胞核伸长为长卵圆形,同时顶体复合体也发育完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