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1 | 下载44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出现急性期发热反应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2年1月—2020年12月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给予唑来膦酸治疗的患者517例,其中男40例,女477例;Ⅰ型患者262例,Ⅱ型患者255例;轻、中度骨质疏松患者245例,重度骨质疏松患者272例;新发骨折患者230例,手术患者209例.对收集的2组资料进行比较,归纳分析发热的临床特点,并分别从性别、年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骨质疏松类型、骨质疏松程度、有无骨折、有无手术、用药史等方面行单因素分析,研究其与发热反应的相关性,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探讨发热不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517例患者中175例(33.85%)出现急性期发热反应,多数发生在用药后36 h以内,以低中热(<39℃)为主,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60 h.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热组与不发热组之间NLR、骨质疏松类型、程度、新发骨折、手术及唑来膦酸用药史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性别、用药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ROC曲线分析进一步显示手术组发热率较高(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65),骨折组发热率较高(P<0.05,ROC

作者:吴鸿亮;郑思杭;张恩崇;HOSSAIN Mohammad Showkat;龚贺龙;邢睿达;景胜杰;李岩

来源:康复学报 2022 年 32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1 | 下载:44
作者:
吴鸿亮;郑思杭;张恩崇;HOSSAIN Mohammad Showkat;龚贺龙;邢睿达;景胜杰;李岩
来源:
康复学报 2022 年 32卷 3期
标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唑来膦酸 急性期发热反应 手术 骨折 骨质疏松类型 primary osteoporosis zoledronic acid acute febrile reaction surgery fracture type of osteopo-rosis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出现急性期发热反应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2年1月—2020年12月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给予唑来膦酸治疗的患者517例,其中男40例,女477例;Ⅰ型患者262例,Ⅱ型患者255例;轻、中度骨质疏松患者245例,重度骨质疏松患者272例;新发骨折患者230例,手术患者209例.对收集的2组资料进行比较,归纳分析发热的临床特点,并分别从性别、年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骨质疏松类型、骨质疏松程度、有无骨折、有无手术、用药史等方面行单因素分析,研究其与发热反应的相关性,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探讨发热不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517例患者中175例(33.85%)出现急性期发热反应,多数发生在用药后36 h以内,以低中热(<39℃)为主,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60 h.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热组与不发热组之间NLR、骨质疏松类型、程度、新发骨折、手术及唑来膦酸用药史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性别、用药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ROC曲线分析进一步显示手术组发热率较高(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65),骨折组发热率较高(P<0.05,ROC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