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总结分析18 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肺部良性病变的误诊原因,提高对良性病变形态学特征及显像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PET-CT误诊为恶性病变的33例肺部良性病变的PET-CT 影像资料,对病灶大小、分布、边缘、密度、周围伴随征象等CT表现进行分析,统计良性病变放射性浓聚的病例数,并对不同病理类型病变的SU-Vmax进行比较。结果:结核易发生于上叶尖后段(10/23)及下叶背段(5/23),真菌感染好发于下叶(3/3)。毛刺(15/33)及分叶征(12/33)常见,其中毛刺在炎性病变中多见(4/4),晕征在真菌感染中多见(3/3);胸膜牵拉是常见的伴随征象(7/33)。结核、真菌感染、良性肿瘤、炎性病变各组平均 SUVmax 依次为5.54±4.18、4.63±1.28、6.23±1.32、2.07±1.4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6,P=0.064),其中25例发生18F-FDG放射性浓聚,包括结核18例,真菌感染及良性肿瘤各3例,炎性病变1例。在误诊的33例良性病例中,18例因具有恶性CT 征象同时SUVmax≥2.5而作出诊断;8例仅因具有恶性CT征象而作出诊断;7例不具备典型的恶性CT征象,仅因SUVmax≥2.5作出诊断。结论:肺结核是最易误诊的肺部良性病变,误诊原因与不典型CT征象及FDG高代谢有关;正确认识不
作者:谢丽璇;李国雄;刘志军;李中泉;张海捷;刘魏伟
来源:放射学实践 2014 年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