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究血清miR-152、miR-153和miR-203在宫颈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80例(CIN组),根据宫颈上皮内病变级别分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n=48)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n=32).另选取宫颈筛查正常、因子宫肌瘤入院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CIN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miR-152、miR-153和miR-203水平,采用多因素分析miR-152、miR-153和miR-203与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152、miR-153和miR-203对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CIN组和对照组年龄、BMI、吸烟史、CEA、CA199、CA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血清miR-152、miR-153和miR-20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152(OR=0.271)、miR-153(OR=0.201)和miR-203(OR=0.164)是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miR-152、miR-153和miR-203诊断宫颈上皮内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25、0.755 和 0.792,miR-152、miR-153 和miR-203 的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 80.55
作者:胡引男;祝茹;吴秀秀;国萍
来源: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 年 15卷 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