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靶向治疗是转移性肾癌的一线及二线治疗手段,其药物从作用机制主要分为两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抑制mTOR途径.最近开发的药物,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单克隆抗体和mTOR抑制剂,能靶向作用于肾癌的酪氨酸激酶和细胞内通路,产生抗肿瘤作用.本文综述较有前景的靶向药物,包括舒尼替尼( Sunitinib)、索拉非尼(Sorafenib)、帕唑帕尼(pazopanib)、贝伐单抗(Bevacizumab)及替西罗莫司Temsirolimus.
作者:叶志华
来源: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2 年 32卷 1期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现支持机构用户及个人包时用户开通服务。如需开通机构账号,请机构管理员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10-58882667;个人包时开通请直接点击“个人包时订购”,开通后即可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