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内源性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O)与一氧化碳(CO)在失血性休克中的变化.方法 按照Wigger's改良法制作家猪失血性休克模型,失血性休克(H)组经股动脉快速放血使MAP降至40mmHg,然后复苏.对照(C)组处理同H组,但未失血.各组分别在休克前、休克末、复苏末、复苏后30、60、120、240min分别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楔压(PCWP)、气道压(Peak)的变化,采血测定pH值、BE值、CO、NO及乳酸盐(Lac)水平.结果 H组休克后MAP、PAP和CVP降低而HR升高,Peak、PCWP无显著变化.血浆NO水平在休克后逐渐升高,复苏后120min显著高于休克前和C组水平,此后一直维持较高水平,240min时达到高峰.休克后CO水平逐渐增加,复苏后120min显著高于休克前,并高于C组,此后逐渐下降;Lac在失血后显著升高,休克末达峰值,显著高于休克前和C组,以后逐渐下降.pH值、BE值在休克后逐渐下降,与C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失血性休克后NO、CO水平增加,可能作为两种内源性保护因子起作用.
作者:李冬梅;李文志;周华成;张莉莉
来源:国际免疫学杂志 2007 年 30卷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