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资料完整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中毒后14 d预后将患者分成存活组(n =38)和死亡组(n=38),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死亡组的年龄、性别、中毒—洗胃时间间隔、中毒—血液灌流时间间隔、尿素氮(BUN)、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的中毒剂量、外周血白细胞(WB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而动脉血氧分压(PaO2)、碳酸氢根(HCO3-)均明显低于存活组(均P<0.05).存活组中毒后14d内肺CT平扫检查发现肺部异常影像改变15例,阳性率为39.5%;而死亡组中有23例,阳性率为60.5%出现肺部异常影像改变,明显多见于存活组(P<0.05).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后,中毒剂量、WBC计数、肝肾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肺部异常影像改变等均可作为评估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指标.
作者:陈世德;李超乾;唐玲玲
来源: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3 年 30卷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