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作者于1991年提出: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大鼠脾虚证模型的舌象病理变化属一种趋于“舌体后”的变化模式.此后,对多批虚证(脾虚证、肾虚证,及同一证候下不同造模方法)、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证病结合模型的舌象继续进行研究,以上述脾虚证舌象病理模式为参照,总结其规律.认为:(1)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所致脾虚证模型的舌象病理模式有可重复性,与非虚证的动物舌象有明显的对比性;(2)这一病理模式有较强的代表性,可能是虚证舌象病理变化的基本模式;(3)这一病理模式有较强代表性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它反映了舌象退变的自然规律;(4)这一病理模式有较强的代表性,还因为它反映了舌营养不良,代谢功能降低一面的主要特征;(5)虚证舌象的病理变化以软角质为主导;(6)在一定的造模时间和造模方法范围内,舌象的病理变化程度可能有一定的“限度”;(7)从指标上说,脾虚证模型的舌象病理变化的指标与一般临床常用的脱落细胞学研究比较有其优点.
作者:陈小野;邹世洁
来源: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1 年 23卷 3期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现支持机构用户及个人包时用户开通服务。如需开通机构账号,请机构管理员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10-58882667;个人包时开通请直接点击“个人包时订购”,开通后即可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