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灶周围区不同时间段磷酸化信号传导转录活化因子5(p-STAT5)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脑缺血疾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百会、大椎)、AG490(阻滞剂)组和AC490+电针组,各组又分为术后2h、1d、3d、7d、21d5个时段组.采用电凝闭大脑中动脉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AG490组及AG490+电针组于术前20 min行右侧脑室注射AG490进行干预.采用免疫荧光及蛋白印迹技术检测病灶侧皮质p-STAT5的表达含量.[结果]各组各时间段的p-STAT5表达在免疫荧光及蛋白印迹检测中具有相似的发展趋势.假手术组在各时间段的检测中均只有少量表达,模型组2h至7d时间段p-STAT5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均P<0.01);电针组3d至7d时间段免疫荧光检测p-STAT5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在3d时间段蛋白印迹检测p-STAT5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AG490组和AG490+电针组2h至3d时间段免疫荧光检测p-STAT5表达较模型组与电针组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7d时间段p-STAT5表达较电针组显著降低(P<0.01);而在2h至7d时间段蛋白印迹检测p-STAT5蛋白表达较模型组与电针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电针改善缺血性脑损伤的内在机制可
作者:黄康柏;唐纯志;钟国新;许能贵;易玮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年 33卷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