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1 | 下载34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肝功能、树突状细胞、门脉系统的影响,并对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价。方法1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67例。恩替卡韦组应用恩替卡韦片治疗,1次/d,0 S.5 mg/次,患者出现病毒血症或耐药突变,治疗剂量调整为1次/d,1.0 mg/次。联合治疗组在恩替卡韦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5粒/次,口服,3次/d。2组均连续治疗4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总胆红素( TBIL)和白蛋白(ALB)]、树突状细胞(MHC-DR、CD1a,CD83、CD86)水平和治疗前后门脉系统情况,对治疗后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评价。结果2组治疗后ALT、AST、TBIL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ALB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治疗组ALT、AST、TBIL水平明显低于恩替卡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MHC-DR、CD1a,CD83、CD86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高于恩替卡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门静脉直径、脾脏长度、厚度均低于治疗前,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联合治疗组脾静脉直径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

作者:李学冬

来源:河北医药 2016 年 38卷 13期

相似文献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1 | 下载:34
作者:
李学冬
来源:
河北医药 2016 年 38卷 13期
标签:
乙型肝炎,慢性 扶正化瘀胶囊 恩替卡韦 肝功能 树突状细胞 门脉系统 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肝功能、树突状细胞、门脉系统的影响,并对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价。方法1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67例。恩替卡韦组应用恩替卡韦片治疗,1次/d,0 S.5 mg/次,患者出现病毒血症或耐药突变,治疗剂量调整为1次/d,1.0 mg/次。联合治疗组在恩替卡韦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5粒/次,口服,3次/d。2组均连续治疗4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总胆红素( TBIL)和白蛋白(ALB)]、树突状细胞(MHC-DR、CD1a,CD83、CD86)水平和治疗前后门脉系统情况,对治疗后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评价。结果2组治疗后ALT、AST、TBIL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ALB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治疗组ALT、AST、TBIL水平明显低于恩替卡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MHC-DR、CD1a,CD83、CD86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高于恩替卡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门静脉直径、脾脏长度、厚度均低于治疗前,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联合治疗组脾静脉直径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