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清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3例予清眩汤治疗,对照组107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组均14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经颅多普勒( TCD)检测2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5,P<0.01),其中右椎动脉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治疗后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全血黏度(低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指标除HDL-C外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且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明显(P<0.05)。结论清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毒副作用,说明从脾胃辨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合理有效。
作者:张子明;樊建平;历金财;赵雪玲;李素红;张园园;徐因
来源:河北中医 2015 年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