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仰韶文化遗物,人面的嘴部由两条交吻的鱼组成,呈“×”形空间,寓意“阴阳在天地间交午”及原始社会以“蜃”为“交换媒介”的“日中为市”的商品交易.“地中”为“阴阳交午”即午月夏至日午时立表测影求得的,脾胃属土,土居中宫,“阳明者午也”的表述说明足阳明胃经具有夏至日午时立杆测影以求“地中”一样的功能,而这个功能也正是胃与“地中”相参的生理基础.其中梁门穴、梁丘穴、伏兔穴与“地中”之一“大梁”相参,天枢穴与测量“地中”的时间“夏至”所在的“气交”时段相参.同时,“阴阳交午”寓意之引申—原始社会“互市”贸易及“日中为市”的商品交换为“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之说的来源,其中厉兑穴之命名体现了“日中为市”与五月天地“阴阳交午”的渊源关系.而彩陶盆“×”形空间所在的“唇”,与交换媒介作用的“蜃”及表示时间的“辰”本义同源,都有“×”所寓意的“交互”含义.因此可以认为,中医学对于胃及足阳明经生理功能的认识与仰韶文化彩陶盆两条鱼交吻于人头口周彩绘之寓意之间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
作者:李建宇;刘冰;刘飞飞;蔡昱;朱云
来源:中医学报 2017 年 32卷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