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查阅古代本草典籍,对紫草性味归经、功效和用药禁忌进行整理分析,梳理古代医家对紫草的认识,丰富中医学本草考证研究内容.研究发现,紫草的性味归经、药物功效和使用禁忌在历史发展中有一定的变化,但古今认识基本一致.紫草在明以前的性味主要记载为苦、寒,明以后则主要记载为"甘、咸,寒";紫草归经主要为肝经、心包经、心经、肾经、小肠经,尤以心包经和肝经为主.在功效上,宋以前医家鲜少使用紫草,宋元时期多被用作疮疹治疗,自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凉血"功效以后,后世医家皆将"凉血解毒,发疮透疹"作为紫草主要功效;古今医家均认为脾虚、便溏是紫草药用禁忌.本文基本厘清紫草性味归经、功效和用药禁忌的源流变迁,可为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林艳巧;刘雅芳;吴含章;曲昌成;郑修昆
来源:环球中医药 2023 年 16卷 10期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现支持机构用户及个人包时用户开通服务。如需开通机构账号,请机构管理员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10-58882667;个人包时开通请直接点击“个人包时订购”,开通后即可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