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0~2012年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临床确诊的11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在10~36 h和72~96 h内多次测定CK、CK-MB、hs-cTnT水平,选取2个时间段内峰值变化幅度进行对比.结果病情好转患者的CK、CK-MB、hs-cTnT在 10~36 h 的峰值较72~96 h 的峰值降低幅度分别为3.72±2.52、4.56±3.25、1.11±1.00,而死亡组降低幅度分别为0.93±0.57、0.98±0.73、0.66±0.46,两组间3项指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CK、CK-MB、hs-cTnT动态变化幅度与病情呈正相关,可作为病死率的预测性指标.
探讨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0~2012年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临床确诊的11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在10~36 h和72~96 h内多次测定CK、CK-MB、hs-cTnT水平,选取2个时间段内峰值变化幅度进行对比.结果病情好转患者的CK、CK-MB、hs-cTnT在 10~36 h 的峰值较72~96 h 的峰值降低幅度分别为3.72±2.52、4.56±3.25、1.11±1.00,而死亡组降低幅度分别为0.93±0.57、0.98±0.73、0.66±0.46,两组间3项指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CK、CK-MB、hs-cTnT动态变化幅度与病情呈正相关,可作为病死率的预测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