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不同离心条件和抗凝剂对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两种不同的抗凝剂,用 STA‐R型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测定其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与3000 r/min离心10 min组测定结果比较,除3000 r/min离心5 min组PT、TT、ATⅢ、Fib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的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结果相比,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血使PT、APTT、TT延长,ATⅢ活性增高(P<0.05),而Fib、D‐D、FD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00 r/min离心10 min为凝血功能检测的最佳离心条件,且测定Fib、D‐D、FDP时临床可用EDTA‐K2抗凝血替代,其余均必须使用枸橼酸钠抗凝血。
作者:左灿;王艳兰;李海英;卿之驹
来源: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 年 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