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2 | 下载0

通过比较研究茶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camelliae Kanmiya&Kasai和樟刺粉虱Aleurocanthus cinnamomi Takahashi形态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区分这两种刺粉虱种类.采集这两种粉虱标本,通过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茶黑刺粉虱和樟刺粉虱不同龄期形态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和比较研究;同时将伪蛹制作玻片标本观察.茶黑刺粉虱和樟刺粉虱卵、1龄若虫和2龄若虫形态结构比较相似,但是伪蛹形态不同,刺的数量及分布有较大的区别.茶黑刺粉虱中央区隆起,尤其是管状孔区域更明显,位于一个凸起的瘤突上;亚缘区上有10~11对刺排列,樟刺粉虱亚缘区具有刺14对,其中头胸部5对,腹部9对.茶黑刺粉虱管状孔隆起,亚心形或近圆形,盖瓣心形,几乎充塞了整个管状孔区域;樟刺粉虱管状孔半圆形,盖瓣半圆形,充塞管状孔一半区域.两种刺粉虱成虫整体上比较相似,复眼、胸部和腹部及前翅基部为橙黄色;前后翅及身体上的白色粉状物都是由后足将腹部蜡盘分泌物覆盖上的,茶黑刺粉虱的粉状物比樟刺粉虱要多.前后翅上有不同形状的白色斑纹,左右翅斑相连,但是樟刺粉虱前翅后缘全白,而茶黑色粉虱前翅后缘仅有部分白斑.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区分樟刺粉虱和茶黑刺粉虱,为农林生产过程中准确鉴定和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作者:王吉锐;周孝贵;诸葛敏;杜予州;徐志宏;周国鑫;邓建宇

来源:环境昆虫学报 2020 年 42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2 | 下载:0
作者:
王吉锐;周孝贵;诸葛敏;杜予州;徐志宏;周国鑫;邓建宇
来源:
环境昆虫学报 2020 年 42卷 5期
标签:
茶黑刺粉虱 樟刺粉虱 形态特征 分类 粉虱科
通过比较研究茶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camelliae Kanmiya&Kasai和樟刺粉虱Aleurocanthus cinnamomi Takahashi形态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区分这两种刺粉虱种类.采集这两种粉虱标本,通过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茶黑刺粉虱和樟刺粉虱不同龄期形态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和比较研究;同时将伪蛹制作玻片标本观察.茶黑刺粉虱和樟刺粉虱卵、1龄若虫和2龄若虫形态结构比较相似,但是伪蛹形态不同,刺的数量及分布有较大的区别.茶黑刺粉虱中央区隆起,尤其是管状孔区域更明显,位于一个凸起的瘤突上;亚缘区上有10~11对刺排列,樟刺粉虱亚缘区具有刺14对,其中头胸部5对,腹部9对.茶黑刺粉虱管状孔隆起,亚心形或近圆形,盖瓣心形,几乎充塞了整个管状孔区域;樟刺粉虱管状孔半圆形,盖瓣半圆形,充塞管状孔一半区域.两种刺粉虱成虫整体上比较相似,复眼、胸部和腹部及前翅基部为橙黄色;前后翅及身体上的白色粉状物都是由后足将腹部蜡盘分泌物覆盖上的,茶黑刺粉虱的粉状物比樟刺粉虱要多.前后翅上有不同形状的白色斑纹,左右翅斑相连,但是樟刺粉虱前翅后缘全白,而茶黑色粉虱前翅后缘仅有部分白斑.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区分樟刺粉虱和茶黑刺粉虱,为农林生产过程中准确鉴定和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