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 | 下载1

本研究通过分析白蜡虫Ericerus pela雌虫体表真菌的物种组成及其附生方式,为研究白蜡虫与体表真菌的互作关系和挖掘昆虫体表真菌的潜在利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白蜡虫雌虫体表真菌的分布情况和附生方式,通过分离培养,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真菌种类.观察发现白蜡虫雌虫背面的真菌主要以菌丝网的形式依靠附着枝附生于几丁质外壳上;腹面的部分真菌附生方式与背面一致,还有部分真菌与白蜡虫雌虫分泌的蜡丝混合在一起或附着于雌性白蜡虫虫体的边缘刺附近.经分离培养纯化,共获得真菌 8 株,分别鉴定为碳团菌 Hypoxylon sp.、云南木霉菌 Trichoderma yunnanense、碳角菌 Xylaria brevipes、浅黄隐球酵母Papiliotrema flavescens、香气红冬孢锁掷孢酵母Rhodosporidiobolus odoratus、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这些真菌附生在白蜡虫雌虫体表与其排泄的蜜露有关,蜜露能为真菌提供丰富的糖原、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在分离到的 8 株真菌中,木霉菌和酵母菌可能对白蜡虫雌虫有益,木霉菌对病原微生物有拮抗作用,酵母菌通过发酵利用蜜露,并产生抗菌物质,能减少其他微生物对白蜡虫的危害;其余的真菌均为植物

作者:史鸿翔;李斌;陈晓鸣;杨斌;杨璞;陈航

来源:环境昆虫学报 2023 年 45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 | 下载:1
作者:
史鸿翔;李斌;陈晓鸣;杨斌;杨璞;陈航
来源:
环境昆虫学报 2023 年 45卷 1期
标签:
白蜡虫 分离培养 体表真菌 ITS测序 形态学鉴定
本研究通过分析白蜡虫Ericerus pela雌虫体表真菌的物种组成及其附生方式,为研究白蜡虫与体表真菌的互作关系和挖掘昆虫体表真菌的潜在利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白蜡虫雌虫体表真菌的分布情况和附生方式,通过分离培养,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真菌种类.观察发现白蜡虫雌虫背面的真菌主要以菌丝网的形式依靠附着枝附生于几丁质外壳上;腹面的部分真菌附生方式与背面一致,还有部分真菌与白蜡虫雌虫分泌的蜡丝混合在一起或附着于雌性白蜡虫虫体的边缘刺附近.经分离培养纯化,共获得真菌 8 株,分别鉴定为碳团菌 Hypoxylon sp.、云南木霉菌 Trichoderma yunnanense、碳角菌 Xylaria brevipes、浅黄隐球酵母Papiliotrema flavescens、香气红冬孢锁掷孢酵母Rhodosporidiobolus odoratus、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这些真菌附生在白蜡虫雌虫体表与其排泄的蜜露有关,蜜露能为真菌提供丰富的糖原、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在分离到的 8 株真菌中,木霉菌和酵母菌可能对白蜡虫雌虫有益,木霉菌对病原微生物有拮抗作用,酵母菌通过发酵利用蜜露,并产生抗菌物质,能减少其他微生物对白蜡虫的危害;其余的真菌均为植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