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揭示病原真菌白僵菌Beauveria侵染昆虫过程中如何利用虫体内糖类物质作为自身营养,本研究测定了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 (Sacc.) Petch(2382菌株)感染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幼虫后,虫体血淋巴中酸性海藻糖降解酶活性及海藻糖和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油松毛虫4龄幼虫感染菌株孢子悬浮液后,血淋巴中酸性海藻糖降解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后第3天酶活性达到最大值(0.2786 U/mg),此后第4-6天酶活性逐渐降低;染菌后的6d中,血淋巴中海藻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样在感染后第4天其含量逐渐降低,第6天时降到最低值.相比之下,处理组血淋巴中的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组其含量在第1-3天内呈现快速升高趋势,在第3天达到最大值(7.7615 mmol/L),然后逐渐降低.结果说明,白僵菌侵入昆虫血淋巴后,菌株代谢产生酸性海藻糖降解酶,将血淋巴中的海藻糖水解成为葡萄糖,然后为真菌利用,破坏了虫体内的血糖平衡,这是一个相互连接的生理代谢和生化反应过程.
作者:樊金华;谢映平;薛皎亮;张海涛
来源:昆虫学报 2013 年 56卷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