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8 | 下载0

为了揭示病原真菌白僵菌Beauveria侵染昆虫过程中如何利用虫体内糖类物质作为自身营养,本研究测定了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 (Sacc.) Petch(2382菌株)感染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幼虫后,虫体血淋巴中酸性海藻糖降解酶活性及海藻糖和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油松毛虫4龄幼虫感染菌株孢子悬浮液后,血淋巴中酸性海藻糖降解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后第3天酶活性达到最大值(0.2786 U/mg),此后第4-6天酶活性逐渐降低;染菌后的6d中,血淋巴中海藻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样在感染后第4天其含量逐渐降低,第6天时降到最低值.相比之下,处理组血淋巴中的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组其含量在第1-3天内呈现快速升高趋势,在第3天达到最大值(7.7615 mmol/L),然后逐渐降低.结果说明,白僵菌侵入昆虫血淋巴后,菌株代谢产生酸性海藻糖降解酶,将血淋巴中的海藻糖水解成为葡萄糖,然后为真菌利用,破坏了虫体内的血糖平衡,这是一个相互连接的生理代谢和生化反应过程.

作者:樊金华;谢映平;薛皎亮;张海涛

来源:昆虫学报 2013 年 56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8 | 下载:0
作者:
樊金华;谢映平;薛皎亮;张海涛
来源:
昆虫学报 2013 年 56卷 8期
标签:
昆虫病原真菌 布氏白僵菌 油松毛虫 血淋巴 海藻糖酶 海藻糖 葡萄糖 Entomopathogenic fungi Beauveria brongniartii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hemolymph trehalase trehalose glucose
为了揭示病原真菌白僵菌Beauveria侵染昆虫过程中如何利用虫体内糖类物质作为自身营养,本研究测定了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 (Sacc.) Petch(2382菌株)感染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幼虫后,虫体血淋巴中酸性海藻糖降解酶活性及海藻糖和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油松毛虫4龄幼虫感染菌株孢子悬浮液后,血淋巴中酸性海藻糖降解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后第3天酶活性达到最大值(0.2786 U/mg),此后第4-6天酶活性逐渐降低;染菌后的6d中,血淋巴中海藻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样在感染后第4天其含量逐渐降低,第6天时降到最低值.相比之下,处理组血淋巴中的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组其含量在第1-3天内呈现快速升高趋势,在第3天达到最大值(7.7615 mmol/L),然后逐渐降低.结果说明,白僵菌侵入昆虫血淋巴后,菌株代谢产生酸性海藻糖降解酶,将血淋巴中的海藻糖水解成为葡萄糖,然后为真菌利用,破坏了虫体内的血糖平衡,这是一个相互连接的生理代谢和生化反应过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