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施硅水稻对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幼虫保护酶(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为探明硅增强水稻抗稻纵卷叶螟的机理和稻纵卷叶螟的综合治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感虫水稻品种 TN1,设置2种施硅水平,即0.32 g Si/kg 土壤(Si+)和不施硅(Si-),测定取食水稻24、48、72、96 h 后3龄幼虫体内 CAT、POD、SOD、GST、AChE 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幼虫取食 Si+水稻前期(24~48 h),CAT、POD、SOD 活性呈上升趋势,并在48 h 时达到最高值;取食后期(48~96 h), CAT、POD、SOD 活性下降并在96 h 时显著低于 Si-处理。在 Si-处理中,幼虫 CAT 和 POD 活性“先降低、再升高”,SOD 活性呈一直增大的趋势。取食 Si+水稻幼虫 GST 活性始终显著高于 Si-处理,而 AChE 活性均低于 Si-水稻,并在72 h 和96 h 时显著低于 Si-水稻。处理间幼虫存活率存在显著差异,Si+水稻上1龄和3龄幼虫的存活率显著低于 Si-水稻。这些结果说明,硅处理可能使稻纵卷叶螟幼虫产生应激反应引起保护酶活性在短时间内增大,但取食一段时间后保护酶活性下降。AChE 活性受到抑制,会引起昆虫神经传导
作者:韩永强;礼章;侯茂林
来源:应用昆虫学报 2016 年 53卷 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