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4 | 下载0

【目的】本文为优化大豆食心虫Leguminirora glycinioorella (Mats.) Obraztsov生物防治策略,探究不同防治策略的最佳防治时期和最佳使用量,最终达到提高防治效率及保护环境的目的。【方法】选取哈尔滨和黑河两个地区进行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措施防治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在大豆食心虫不同发生期单独使用性诱剂和性诱剂-赤眼蜂协同防治的防治效果,寻找最佳防治方法及最佳防治时期。通过比较在不同配比下性诱剂与化学药剂(敌敌畏)协同防治效果,寻找最适配比。【结果】结果表明:(1)性诱剂-赤眼蜂协同防治效果为60.89

作者:程媛;韩岚岚;于洪春;王红;杨啸;王克勤;张文霖;赵奎军

来源:应用昆虫学报 2016 年 53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4 | 下载:0
作者:
程媛;韩岚岚;于洪春;王红;杨啸;王克勤;张文霖;赵奎军
来源:
应用昆虫学报 2016 年 53卷 4期
标签:
大豆食心虫 性诱剂 赤眼蜂 化学药剂 防治效果 Leguminirora glycinioorella sex pheromone Trichogramma chemicals control effect
【目的】本文为优化大豆食心虫Leguminirora glycinioorella (Mats.) Obraztsov生物防治策略,探究不同防治策略的最佳防治时期和最佳使用量,最终达到提高防治效率及保护环境的目的。【方法】选取哈尔滨和黑河两个地区进行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措施防治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在大豆食心虫不同发生期单独使用性诱剂和性诱剂-赤眼蜂协同防治的防治效果,寻找最佳防治方法及最佳防治时期。通过比较在不同配比下性诱剂与化学药剂(敌敌畏)协同防治效果,寻找最适配比。【结果】结果表明:(1)性诱剂-赤眼蜂协同防治效果为60.8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