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HC)发生HBsAg清除与血清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门诊的IHC患者20例,经PEG-IFNα-2a治疗24周后13例获得HBsAg清除(R组),7例未获得HBsAg清除(NR组).用Luminex技术检测患者基线、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血清GM-CSF水平.同时检测11例健康人(HC组)血清GM-CSF水平.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R组、NR组及HC组基线血清GM-CSF水平分别为(42.63±11.24)pg/ml、(46.77±10.52) pg/ml(11.97±3.85) pg/ml,3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482,P=0.02),R组与NR组GM-CSF水平均明显高于HC组(P值均<0.05).PEG-IFNα-2a治疗后12周和24周,R组血清GM-CSF水平均明显高于NR组[(83.31±14.20) pg/ml vs(25.90±7.06) pg/ml,t=22.422,P<0.001;(32.34±8.06) pg/ml vs(9.43±2.45) pg/ml,t=17.782,P=0.001].R组患者基线抗病毒治疗12周、24周时,血清GM-CSF水平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3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55,P=0.002).NR组患者基线抗病毒治疗12周、24周时,血清GM
作者:曹振环;鲁俊锋;武亚丽;郑燕红;陈新月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8 年 34卷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