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5 | 下载24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冲动行为评估. 方法:200例ADHD患儿按症状分为注意缺陷组(IA组)和冲动组(IP组),同时期10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评估儿童行为方式,Go/No-go任务评估反应抑制功能. 结果:①3组在CBCL中攻击行为、破坏行为、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显示IP组攻击行为、破坏行为、总分大于IA组和对照组(P均<0.01);②3组在No-go反应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显示IP组和IA组No-go反应时长于对照组(P均<0.05);③IP组3个月内冲动次数与CBCL总分与社交退缩、焦虑/抑郁、睡眠问题、攻击行为、破坏行为因子分及No-go错误数呈正相关(P<0.05或P<0.01);No-go错误数与CBCL中破坏行为呈正相关(P<0.05);④线性回归显示No-go错误数是IP组冲动行为影响因子(P<0.05). 结论:ADHD儿童存在反应抑制功能损伤;冲动型ADHD患儿较注意缺陷型ADHD患儿具有更高的冲动性,其冲动行为与反应抑制密切相关.

作者:蔡磊;朱文礼

来源: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1 年 31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5 | 下载:24
作者:
蔡磊;朱文礼
来源: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1 年 31卷 5期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冲动行为;反应抑制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冲动行为评估. 方法:200例ADHD患儿按症状分为注意缺陷组(IA组)和冲动组(IP组),同时期10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评估儿童行为方式,Go/No-go任务评估反应抑制功能. 结果:①3组在CBCL中攻击行为、破坏行为、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显示IP组攻击行为、破坏行为、总分大于IA组和对照组(P均<0.01);②3组在No-go反应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显示IP组和IA组No-go反应时长于对照组(P均<0.05);③IP组3个月内冲动次数与CBCL总分与社交退缩、焦虑/抑郁、睡眠问题、攻击行为、破坏行为因子分及No-go错误数呈正相关(P<0.05或P<0.01);No-go错误数与CBCL中破坏行为呈正相关(P<0.05);④线性回归显示No-go错误数是IP组冲动行为影响因子(P<0.05). 结论:ADHD儿童存在反应抑制功能损伤;冲动型ADHD患儿较注意缺陷型ADHD患儿具有更高的冲动性,其冲动行为与反应抑制密切相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