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真菌性上颌窦炎是否存在鼻腔解剖结构异常。方法分析102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单侧患病)的 CT 图像,观察鼻中隔、中鼻甲、钩突、筛泡的变异情况,有无 Haller 气房;测量冠状位钩突平面下鼻甲、钩突和中鼻甲所占该平面鼻腔面积比。结果鼻中隔偏曲87例(85.29%),其中51例宽敞侧发病,36例狭窄侧患病(P <0.05)。高位偏曲病例与低位偏曲相近。高位偏曲病例中,宽敞侧患病例数多于狭窄侧(P >0.05),但无统计学差异。低位偏曲病例中,两侧患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侧与健侧中鼻甲、钩突、筛泡变异及 Haller 气房出现情况患侧反向中鼻甲明显多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钩突偏曲、Haller 气房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筛泡过度气化患侧较健侧多,但无统计学意义。冠状位钩突平面下鼻甲、钩突和中鼻甲所占该平面鼻腔面积比,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中隔偏曲及中鼻甲、钩突变异可能是真菌性上颌窦炎致病因素,真菌性上颌窦炎手术应同时处理相应变异结构。
作者:刘定荣;史余勇;詹先进;刘贵凌;廖新春;杨吉;罗泽辉;罗永华;廖宽;吴轲
来源: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6 年 30卷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