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9 | 下载24

目的 研究Ⅲ度烧伤创面修复的基本规律及特点,探讨其与手术植皮时机、移植床处理方式的关系.方法 选用成年Ⅲ系小型猪模拟临床制作Ⅲ度烧伤模型,利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VG染色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动态观察Ⅲ度烧伤创面及“交界处”病理组织学、血管内皮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等变化情况.结果 烧伤后24 ~ 48h,“交界处”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开始增生.7d时,肉芽组织初步形成,成纤维细胞功能活跃.伤后10 ~ 14d,“交界处”组织发生广泛血管化,呈现肉芽组织纤维化与增生扩展相间的表现.21d以后,肉芽外露并逐渐演变为结缔组织,肌成纤维细胞可见;30d时创面收缩约14%,肉芽浅层明显水肿.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bFGF表达贯穿于肉芽组织化的全过程,高峰期分别为伤后72h~7d和5~7d.结论 Ⅲ度烧伤7~10d以后,“交界处”组织已发生血管化、肉芽组织化并按自身规律发展,提示临床植皮修复创面时应根据全身及局部情况,使移植床位于已获血运改善的皮下组织浅层平面上,具有植皮成活率高、愈合质量好的确切效果.

作者:常朋飞;马印东;贾军;石文;邵阳;王芳;宋国栋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年 51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9 | 下载:24
作者:
常朋飞;马印东;贾军;石文;邵阳;王芳;宋国栋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年 51卷 7期
标签:
烧伤 肉芽组织 创面修复 皮下组织 皮肤移植 Burn Granulation tissue Wound healing Hypodermis Skin grafting
目的 研究Ⅲ度烧伤创面修复的基本规律及特点,探讨其与手术植皮时机、移植床处理方式的关系.方法 选用成年Ⅲ系小型猪模拟临床制作Ⅲ度烧伤模型,利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VG染色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动态观察Ⅲ度烧伤创面及“交界处”病理组织学、血管内皮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等变化情况.结果 烧伤后24 ~ 48h,“交界处”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开始增生.7d时,肉芽组织初步形成,成纤维细胞功能活跃.伤后10 ~ 14d,“交界处”组织发生广泛血管化,呈现肉芽组织纤维化与增生扩展相间的表现.21d以后,肉芽外露并逐渐演变为结缔组织,肌成纤维细胞可见;30d时创面收缩约14%,肉芽浅层明显水肿.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bFGF表达贯穿于肉芽组织化的全过程,高峰期分别为伤后72h~7d和5~7d.结论 Ⅲ度烧伤7~10d以后,“交界处”组织已发生血管化、肉芽组织化并按自身规律发展,提示临床植皮修复创面时应根据全身及局部情况,使移植床位于已获血运改善的皮下组织浅层平面上,具有植皮成活率高、愈合质量好的确切效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