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慢性脊髓压迫减压后是否存在再灌注损伤,以及脊髓压迫程度与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新西兰兔96只,随机分成A、B、C、D 4组,每组又分为2个亚组,每个亚组12只。 A组为假手术组,B组椎管内占位50%,C组为椎管内占位60%,D组为椎管内占位70%。 B1、C1、D1组不取螺钉,B2、C2、D2组取出螺钉后6 h分别进行改良Tarlov评分及MDA含量、GSH-px活性、SOD活性测定,TUNEL阳性细胞计数。结果 Tarlov评分A组显著高于B、C、D组(P均<0.05);B1、C1、D1组Tarlov评分依次减低(P均<0.05),B2、C2组Tarlov评分高于B1、C1组(P均<0.05)。 C1、D1组与A1组比较,D2组与D1组比较,MDA表达明显增高(P<0.05或<0.01)。C1组、D1组与A1组比较,D2组与D1组比较,SOD和GSH-px活性降低明显(P<0.05或<0.01)。结论慢性脊髓压迫减压后可以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且脊髓压迫程度越重,再灌注损伤越显著。
作者:华凯;郭庆升;张善勇
来源:山东医药 2014 年 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