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鱼腥草素钠(SH)对大鼠脊髓外伤(TSCI)早期神经元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40只成年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8)、对照组(n=8)和实验组(n=24).假手术组仅打开椎板,但不做脊髓钳夹;其余2组均做脊髓钳夹.实验组于术后1 h用SH干预,根据剂量不同分为低[0.06 g/(kg·d)]、中[0.12 g/(kg·d)]、高[0.24 g/(kg·d)]剂量组,假手术组及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3 d灌胃给药.以大鼠BBB评分及尼氏染色作为标准,筛选SH的最佳治疗剂量.为探讨SH神经元保护的可能机制,随机将72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SH最佳剂量组,各24只,术后干预同前;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前角运动神经元及cleaved-caspase3阳性神经元,Western blotting检测NeuN、Bax、Bcl-2、cleaved-caspase3的表达.结果·术后5 d和7 d,SH低剂量组BBB评分均低于中、高剂量组(均P<0.01),但高于对照组(均P<0.01);中、高剂量组BBB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7 d,低剂量组及对照组尼氏体较中、高剂量组崩解破裂增多,数量减少,着色淡;但中、高剂量组尼氏染色结果无差异.综合BBB评分及尼氏染色结果,判定本实验SH的最佳治疗剂量为0.12 g/(kg·d).在最佳剂量干预下,术后3 d和7 d,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NeuN及Bcl-2的表达量均多于对照组(均P<0.01);前角
作者:唐维;夏永智;刘敬贤;刘露;晏怡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年 37卷 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