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转基因番茄防龋疫苗经灌胃免疫SD大鼠后的防龋效果,初步探索其免疫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建立实验性龋齿模型,培育并鉴定转基因防龋番茄,将表达目的蛋白的转基因番茄防龋疫苗分次灌胃免疫SD大鼠,Elisa法检测SD大鼠唾液及血液样品中特异性抗PAcA的SIgA和IgG含量,取上下颌骨进行Keyes龋齿计分,取脾脏进行RNA-seq测序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转基因番茄防龋疫苗中目的蛋白浓度为36.28 μg/mL,免疫SD大鼠后,D组(8 mL/kg)在第6周产生的特异性SIgA和IgG抗体水平最高,且与其他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龋齿计分也较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提取该组SD大鼠脾脏mRNA经RNA-seq测序,得到40个mRNA表达差异显著基因(P-adjust<0.05 & |Fold Change|≥1.5).26个基因显著上调,包括IGFBP6、COL15A1等,GO富集到体液免疫反应、B细胞活化、免疫球蛋白受体结合等;KEGG富集到56条信号通路,包括PI3K-AKT、NF-κB等信号通路,且F<0.001.14个基因显著下调,但下调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无统计学意义(F>0.1).结论:转基因番茄防龋疫苗可能通过上调SD大鼠IGFBP6基因,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而减少龋齿发生.
作者:龙茜;廖成成;肖琳琳;刘建国;管晓燕
来源:上海口腔医学 2023 年 32卷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