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2 | 下载7

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危害性大,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而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疗效欠佳,且易产生耐药性.针灸凭借独特的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检索了近10年中英文文献,从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等总结了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临床研究从普通针刺、电针、针药结合、灸法等疗法方面评价了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作用机制研究从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免疫、神经突触可塑性、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及微RNA等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存在如评价标准不统一,假针刺对照设置,针刺防治抑郁症复发率等问题,研究质量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作者:刘冉;王文礼;高垣;童秋瑜;马文;蔡娲;桑珍;沈卫东

来源:世界中医药 2023 年 18卷 2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2 | 下载:7
作者:
刘冉;王文礼;高垣;童秋瑜;马文;蔡娲;桑珍;沈卫东
来源:
世界中医药 2023 年 18卷 22期
标签:
针灸 抑郁症 临床疗效 作用机制 微RNA 突触可塑性 假针刺 随访研究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Depression Clinical efficacy Mechanism MicroRNA Synaptic plasticity Sham ac-upuncture Follow-up study
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危害性大,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而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疗效欠佳,且易产生耐药性.针灸凭借独特的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检索了近10年中英文文献,从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等总结了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临床研究从普通针刺、电针、针药结合、灸法等疗法方面评价了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作用机制研究从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免疫、神经突触可塑性、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及微RNA等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存在如评价标准不统一,假针刺对照设置,针刺防治抑郁症复发率等问题,研究质量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