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与管理,需要大范围、长时间的系统监测网络支持.红外相机调查技术近年来已成为自然保护区鸟兽调查的最有效工具之一,为了解和掌握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生物多样性现状,提供了最直接和最基础的数据.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南坡,地处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核心地带.自2008年至2011年,使用被动式红外触发相机技术调查大中型兽类与鸟类的本底.共完成有效调查位点435个,相机工作日15 767 d.获得兽类有效拍摄3 282次,记录到分属5目12科的21种野生兽类和1种家畜,其中国家Ⅰ级和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各有5种,被IUCN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易危(VU)、近危(NT)的物种分别有2、3、4种.食肉目和偶蹄目是本次调查兽类记录中物种数量(分别有9种和7种)和有效拍摄数(分别占兽类有效拍摄数的13.5%和84.0%)最高的两个类群,食肉目中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物种是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12.30),偶蹄目中最高的物种是羚牛(Budorcas taxicolor,114.04).保护区内大型兽类(食肉目和偶蹄目)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大体呈现中部高、两侧低的单峰模式,海拔1 600-2200m的中等海拔段是大型兽类多样性最高的区域.鸟类有效拍摄191次,记录到分属4目8科的17种鸟类,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8
作者:何百锁;孙瑞谦;陈鹏;董伟;王军;王大军;李晟
来源:兽类学报 2016 年 36卷 3期